水龍吟 其十四
病夫鬢禿顏蒼,不堪持向清溪照。一生枘鑿,壯夫瞋懦,通人嫌拗。讓當行家,勒浯西頌,草淮南詔。幸脫離沮洳,浮游江海,悠然逝、毋吞釣。
宴坐蒲團觀妙。怪癡兒、舂糧求道。古人尚齒,迎他商皓,拜他龐老。鳩杖蒲輪,把身束縛,替人愁惱。煞為僧不了,下梢猶要,紫衣師號。
病夫鬢禿顏蒼,不堪持向清溪照。一生枘鑿,壯夫瞋懦,通人嫌拗。讓當行家,勒浯西頌,草淮南詔。幸脫離沮洳,浮游江海,悠然逝、毋吞釣。
宴坐蒲團觀妙。怪癡兒、舂糧求道。古人尚齒,迎他商皓,拜他龐老。鳩杖蒲輪,把身束縛,替人愁惱。煞為僧不了,下梢猶要,紫衣師號。
我這病老頭頭發稀疏、容顏蒼老,實在沒臉對著清澈溪水映照自己。一生行事與世俗不合,壯士嫌我懦弱,通達之人嫌我執拗。本應讓那些行家去撰寫浯溪頌文、起草淮南詔書。幸好我脫離了困境,在江海間自在浮游,悠然離去,不被名利所誘。我安坐在蒲團上領悟妙道,奇怪那些癡兒還忙著籌備糧食去求道。古人尊重長者,迎接商山四皓,禮拜龐德公。可那些人用鳩杖蒲輪把自己束縛,替別人憂愁煩惱。我這和尚也沒當徹底,到最后還想要個紫衣師號。
枘鑿:比喻兩不相容,這里指與世俗不合。
瞋:怒目而視,這里是嫌惡的意思。
浯西頌:指元結的《大唐中興頌》,刻于浯溪石崖。
沮洳:低濕之地,比喻困境。
舂糧:籌備糧食。
尚齒:尊重年長者。
商皓:商山四皓,秦末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老者。
龐老: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
鳩杖蒲輪:古代敬老之禮,給老人賜鳩杖,用蒲草裹車輪的車子迎接。
紫衣師號:唐代以來,朝廷賜僧人紫衣及師號,是一種榮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詞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挫折與不如意,對世俗的名利紛爭感到厭倦,渴望擺脫束縛,追求一種自在超脫的生活。但同時又意識到自己也未能完全擺脫世俗觀念的影響,處于一種矛盾的心境中。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世俗名利的批判和對超脫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用典等手法增強了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獨特的人生思考和情感世界。
四大是假合,何況四大外。
假者是色身,外者是財賄。
可憐世上人,說與終不會。
相爭一文錢,費卻多少氣。
梅花聲名降百花,蠟梅后出亦世家。真香不多護以蠟,玄官風流無長物。
瀛洲閣老圣得知,不解藏鋒屢作詩。君不見大蘇曾賦黃千葉,歲晚無膠續弦絕。
君今頗陋飯顆山,枕上冥搜那得眠。想應不妨花歸去,開處韓郎有新句。
淺黃官樣苦撩人,此事從來合付君。我亦評花太僭越,不問吞針與囓缽。
豬羊養一群,雞鵝不知數。
準擬賓客來,旋殺供鋼筯。
烹羊豬已驚,割雞鵝已懼。
從頭吃至尾,不知何以故。
七夕仍殘暑,三年記此宵。
傍簷依嶺月,欹枕聽江潮。
瓠大何妨拙,槎回未覺遙。
何須論乞巧,河漢望星橋。
譬如臨明鏡,面目各相對。
好者默自欣,丑者默自愧。
唯鏡兩無情,光明常一體。
若人心似鏡,成佛在彈指。
山在江城欲盡頭,招提無處著清幽。
寒枕水底長留月,冷入天圍不剩秋。
村靜尚遺看鶴戶,溪寒只受釣漁舟。
眼前佳思能如許,悔不長為隱地游。
翰墨之娛,以寫萬變。
不償一姥,笑蕺山扇。
袖手縱觀,我行故遲。
豈以懷祖,樂此逶迤。
慧林小院子,恰似一只船。
終日行上水,須得眾人牽。
出入底出入,說禪底說禪。
做飯底做飯,打眠底打眠。
有時甜似蜜,有時苦如連。
恁么度眾生,笑倒老金仙。
若問西來意,令人肚里煎。
西山十畝強,高下略不齊。嵌空抱奇秀,上有凌云梯。
小屋八九間,茅簷敢辭低。所欣面勢好,老稚通扶攜。
密竹轉修徑,老松故成蹊。仲冬景氣肅,碧草猶萋萋。
仰視天宇大,四觀渺回溪。徐行信足力,未畏成顛躋。
用意各有適,孰云無町畦。平生幾濡首,末路多噬臍。
不作巢幕燕,肯從觸藩羝。胡為濫麾鉞,坐聽鳴鼓鼙。
外物委蟲臂,全生思馬蹄。可能三徑草,歸路老更迷。
一勺清甘寄悟真,覺城東路更相鄰。
臺傾劫火無遺燼,地轉奔風有伏輪。
但遣籃輿從太守,深知幕府盡詩人。
登臨莫忘千秋意,不必山陰記暮春。
群龍分馳不難興,噴薄云霧隨飛騰。
中田勿憂龜兆坼,倐忽便看盈溝塍。
老農何功報神力,但趣官租飽軍食。
中原卷盡胡無人,爾土明年更開辟。
百葉黃梅照小堂,江南春色冠年芳。
洛妃不露朝霞臉,秦女聊開散麝粧。
已薦香風來枕席,更留美實特杯觴。
一枝今日欲誰贈,且伴釵頭金鳳凰。
黃犬被人殺,哀號告訴人。
汝不辨犬語,犬必怨汝身。
惡根今日種,苦果異時新。
酬償恐未已,早以戒香熏。
福輕似鴻毛,禍重如厚地。
避禍而修福,百中無一二。
黃雀死彈丸,錦鱗喪香餌。
箴誡甚分明,愿君宜早計。
忽聞賊殺人,吞聲眉已皺。
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愛壽。
彼此莫相殺,且要無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