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竹枝詞 其二
四時景物總芳菲,
夾岸人家隱翠微。
頹色風帆青布襪,
檳榔雨里掉船歸。
四時景物總芳菲,
夾岸人家隱翠微。
頹色風帆青布襪,
檳榔雨里掉船歸。
四季的景色總是鮮花盛開、芬芳迷人,兩岸的人家隱藏在青翠的山色之中。褪色的風帆下,穿著青布襪的漁人,在檳榔樹的細雨中劃船歸來。
四時:四季。
芳菲:花草香美,此處指景色艷麗芬芳。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的清幽。
頹色:褪色,指風帆因長久使用而色澤暗淡。
掉船:劃船,調(diào)轉船頭。
此詩為清代描寫臺灣風土人情的竹枝詞之一。竹枝詞多以民歌形式記錄地方風俗,作者通過游歷觀察,選取臺灣四季景色與漁民生活片段,反映清代臺灣自然環(huán)境與民間生活狀態(tài)。
全詩以輕快筆調(diào)描繪臺灣四季芳菲的自然景色與漁民雨中歸航的生活場景,既展現(xiàn)寶島獨特的地理風貌,又傳遞出平凡生活的溫馨意趣,是清代竹枝詞中記錄臺灣民俗的典型之作。
東風漸急夕陽斜,馬上懷中盡落花。
腸斷入城芳草路,孤煙起處是人家。
明月清風轉柁樓,
武昌樊口直黃州。
天公不借蘇仙便,
兩賦那成赤壁游。
西山雪外巢松客,
南岳巖前洗缽僧。
平日寄懷常在此,
秋風剩欲辦行縢。
密疏多不定,來往少曾停。
穿幌非陰燐,窺窗若曙星。
微能破幽暗,高欲傍青冥。
忽起江湖思,微茫隔遠汀。
顧影真成踏雪鴻,蕭然指爪任西東。
繇來此世皆羈旅,豈獨今朝是寓公。
細雨角巾思有道,薄田秫米愧無功。
相過幸勿談時事,兩耳曾經(jīng)一喝聾。
草昧攀龍日,朝陽起鳳年。
賜書存故老,遺訓入新編。
社稷功難并,天曹事可傳。
將來有名彥,應不愧前賢。
道人活計若虛空,
應物無心世豈同。
假立化城標寶所,
暫時指客懷寰中。
貧賤仍無壽,賢人自昔悲。
巷窮吊車絕,品重販夫知。
農(nóng)子自于野,病妻空守帷。
堆床破書里,有我寄懷詩。
山法雄深水意奇,秋林霜皎月明時。
令公多是張防禦,每得江南草木知。
上頭可有錦岡無,一例風光列晝圖。
昨夜泰山云氣美,飛為快雨到西湖。
逐客新從澤畔來,悲歌還上孝王臺。掉頭不顧千金價,東閣云霄祗自開。
濟中還復枉帆過,急景停觴柰爾何。陌上春花逢李白,故人西指薊門多。
睢水無聲下急湍,古園修竹半摧殘。問君領郡因何事,此地曾飛白雪寒。
笙鶴常過嵩少山,知君蹤跡在其間。科頭醉臥三花月,不與長安貴客攀。
出關曾賦五噫歌,鳴鳥相求意氣多。攜手燕京明月色,隨君千里渡黃河。
稠疊蘭叢最善歌,如簧聲調(diào)倚云和。
斷腸總是巫峰雨,射影潛掀太液波。
不學世猶夸獬豸,有容海亦厭蛟鼉。
青春年伴還鄉(xiāng)日,白傅青山興若何。
一時物論諛雙璧,同里朋簪甚八關。
眾里鷹瞵矜觜爪,秋涼鷗夢誤湖山。
金甌補綴恩讎外,玉水消沈囈語間。
天道豈能終瞆瞆,窮荒為爾涕交潸。
晚從冷泉游,遂止招提境。
入門聞清鐘,孤閣夜方永。
傾耳聽泉聲,聲喧意彌靜。
朝來小雨過,宿霧散高嶺。
憑窗見層峰,澗壑殊清迥。
不知曉云過,但覺衣裳冷。
清飆動林薄,初日照山影。
行當訪韜光,直上松云頂。
往時病僧寮,今為安樂窩。昔病而今安,所得良已多。
百年直須臾,一丘且婆娑。倦翼棲茂林,潛鱗渺重波。
方欣隨所愿,豈復知其他。朝來啟南窗,群山郁嵯峨。
上有無心云,乘風遠相過。卻觀聲利場,紛紛正橫戈。
到頭蠻與觸,勝負能幾何。曷若休吾心,考槃依澗阿。
孟夏草木繁,雨馀氣清和。四壁環(huán)斷碑,經(jīng)史星宿羅。
幅巾據(jù)胡床,翛然自吟哦。因之成此詩,要使兒童歌。
白首編摩作蠹魚,
憂危閒趣遣居諸。
祛盧文字吾妻史,
總是兒時未見書。
每月冰輪轉,常疑桂影搖。
封姨特地借今宵。萬水一規(guī)光景、湛寒瑤。
圓處應無恨,君胡不自聊。
誰家隱隱度晴簫。莫是素娥仙玉、會叢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