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其一 送孫無言歸黃山次曹顧庵
蘇門鸞嘯,盡東華塵坌,離魂凄絕。把手瓊簫明月下,一笛又吹橫鐵。練水魚肥,黃山鶴瘦,溪樹繞鶯舌。北窗高臥,長卿已倦游轍。
試看眼底紛紜,幾年人事,花樣都全別。何似釣臺煙水上,不問蝸蠅喧熱。隴首長镵,床頭濁酒,誰巧誰為拙。送君歸矣,柳花正似飛雪。
蘇門鸞嘯,盡東華塵坌,離魂凄絕。把手瓊簫明月下,一笛又吹橫鐵。練水魚肥,黃山鶴瘦,溪樹繞鶯舌。北窗高臥,長卿已倦游轍。
試看眼底紛紜,幾年人事,花樣都全別。何似釣臺煙水上,不問蝸蠅喧熱。隴首長镵,床頭濁酒,誰巧誰為拙。送君歸矣,柳花正似飛雪。
蘇門山傳來鸞鳳般的清嘯,京城的塵埃紛紛揚揚,離別的愁緒令人凄楚欲絕。我們在明月下執手吹著玉簫,又有鐵笛橫吹,樂聲清越。練水的魚兒正肥美,黃山的仙鶴更顯清瘦,溪邊樹上黃鶯婉轉鳴唱。北窗下高臥閑居,我已像司馬長卿一樣厭倦了游宦的車轍。看眼前世事紛紜,幾年來人事變遷,樣樣都大不相同。哪比得上嚴子陵釣臺的煙水之上,不理會那些如蝸蠅般的世俗紛擾。田埂邊有長柄的農具,床頭有渾濁的村酒,誰又能說誰靈巧誰笨拙?送你歸去,此時柳花正像飛雪般飄灑。
蘇門鸞嘯:蘇門山(今河南輝縣),晉代阮籍曾在此長嘯,鸞嘯喻高雅之聲,指孫無言的才名。
東華塵坌(chén bèn):東華代指京城,塵坌指塵埃,喻世俗紛擾。
橫鐵:鐵制笛子,聲音清越。
練水:水名,或指安徽練江,此處泛指清冽水流。
北窗高臥:用陶淵明‘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典故,指閑適生活。
長卿:司馬相如字長卿,此處借指倦于宦游之人。
蝸蠅喧熱:喻微小、嘈雜的世俗紛爭。
長镵(chán):長柄農具,用于掘土,代指田園勞作。
此詞為送清初詩人孫無言歸隱黃山而作。孫無言一生不仕,隱居黃山;詞人通過送別,反映清初部分文人厭倦官場、推崇隱逸的心態,或作于京城或江南交游之際。
全詞以送別為線,借京城塵俗與黃山清景、世俗紛擾與田園閑適的對比,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摯,意境清遠,是清初送別詞中融個人情懷與時代意趣的佳作。
楚客憶關中,疏溪想汾水。
縈紆非一曲,意態如千里。
倒影羅文動,微波笑顏起。
君今賜環歸,何人承玉趾。
海門雙青暮煙歇,萬頃金波涌明月。侯家小兒能觱篥,對此清光天性發。
長江凝練樹無風,瀏栗一聲霄漢中。涵胡畫角怨邊草,蕭瑟清蟬吟野叢。
沖融頓挫心使指,雄吼如風轉如水。思婦多情珠淚垂,仙禽欲舞雙翅起。
郡人寂聽衣滿霜,江城月斜樓影長。才驚指下繁韻息,已見樹杪明星光。
謝公高齋吟激楚,戀闕心同在羈旅。一奏荊人白雪歌,如聞雒客扶風鄔。
吳門水驛按山陰,文字殷勤寄意深。欲識陽陶能絕處,少年榮貴道傷心。
把鏡朝猶在,添香夜不歸。
鴛鴦拂瓦去,鸚鵡透籠飛。
不逐張公子,即隨劉武威。
新知正相樂,從此脫青衣。
愬拜即命,于皇之訓。
既礪既攻,以后厥刃。
王師嶷嶷,熊羆是式。
銜勇韜力,日思予殛。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曉月映宮樹,秋光起天津。
涼風稍動葉,宿露未生塵。
星氣尚芳麗,曠望感心神。
揮毫成逸韻,開合遲來賓。
擺去將相印,漸為逍遙身。
如招后房宴,卻要白頭人。
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
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籬護。
猶有半心存,時將承雨露。
何處深春好,春深種蒔家。
分畦十字水,接樹兩般花。
櫛比栽籬槿,咿啞轉井車。
可憐高處望,棋布不曾斜。
洛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笙。
云路將雞犬,丹臺有姓名。
古來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享國十五載,升天千萬年。
龍鑣仙路遠,騎吹禮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舊劒前。
周南有遺老,掩淚望秦川。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影透衣香潤,光凝歌黛愁。
斜輝猶可翫,移宴上西樓。
晶晶擲巖端,潔光如可把。
瓊枝曲不折,云片晴猶下。
石堅激清響,葉動承余灑。
前時明月中,見是銀河瀉。
出震清多難,乘時播大鈞。
操弦調六氣,揮翰動三辰。
運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
瑤池無轍跡,誰見屬車塵。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
士獲厥心,大袒高驤。
長戟酋矛,粲其綏章。
右翦左屠,聿禽其良。
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余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后會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