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一
出震清多難,乘時播大鈞。
操弦調六氣,揮翰動三辰。
運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
瑤池無轍跡,誰見屬車塵。
出震清多難,乘時播大鈞。
操弦調六氣,揮翰動三辰。
運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
瑤池無轍跡,誰見屬車塵。
皇帝即位后平定諸多艱難,順應時勢施展宏大謀略。他像操弦調節六氣一樣治理國家,揮筆能讓日月星辰為之動容。可惜恰逢升天之日(去世),全國百姓都深感哀傷。如同西王母的瑤池再也不見皇帝車駕的轍跡,又有誰能見到隨從車輛揚起的塵土呢。
出震:指皇帝即位,《易·說卦》有“帝出乎震”。
多難:指國家面臨的諸多艱難。
乘時:順應時勢。
大鈞:指天地造化,這里指宏大的謀略。
六氣:指自然氣候變化的六種現象。
三辰:指日、月、星。
運偶:恰逢。
率土人:全國百姓。
瑤池: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這里借指皇帝所在之處。
屬車:皇帝的隨從車輛。
此詩是在唐德宗去世后創作。唐德宗在位前期試圖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有一定作為,但后期因措施不當引發諸多問題。詩人在其去世后作挽歌,表達對皇帝的追思。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唐德宗的功績,表達對他去世的哀悼。其特點是語言莊重,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這類挽歌體現了當時對皇帝的尊崇和特定的文學創作風格。
絕巘層巒若上天,朝昏常共鳥爭先。肩輿下阪逢蝦蟹,又聽潮聲到海邊。
非厭人間事,不攜西子游。聊將去越意,指此作扁舟。
囀覺聲初熟,遷看羽漸高。欲飛還繞樹,似為惜春勞。
應運推邦直,乘時講化源。不冠嘗可奏,問樹本無言。亮節裨初載,清風裕后昆。忽嗟梁木壞,褒冊賁忠魂。昔事重明邸,俄陶萬物鈞。專懷長孺直,終損武侯神。舟壑先成夜,桃蹊遂不春。惟馀麗牲刻,終古志名臣。偉望巖巖峻,忠言諤諤昌。門無謝恩客,帷有獻書囊。王駿封侯晚,臧孫樹德長。都門蕭鼓發,行路泣云亡。
德名三后并,母道兩朝尊。勇決高千古,危疑定一言。先期還政事,隆禮改山園。哀挽西郊道,云愁晝亦昏。
玉粲冰寒。月痕侵畫欄。客里安愁無地,為徙倚、到更殘。問花花不言。嗅香香欲闌。消得個溫存處,山六曲、翠屏間。
初轉丹飛雪,涂顏膩粉同。昔惟貽弄玉,今復贈香東。越黛憐微綠,胡脂厭太紅。只須時飲酒,花色似桃叢。
久荒詩律廢陶鈞,妙句佳君語意新。便欲支筇到巖底,不須折贈隴頭春。
風塵難自料,花鳥故相猜。問是山東客,何由萬里來。
樂天未信果知天,枉為琵琶弦系船。須識屈信常事耳,暑寒代序月移躔。
一段春愁未易裁,百勞飛去燕飛來。房櫳半掩東廂里,幾度山櫻落復開。
疑竇不應醉復論。臨風飲恨奠清樽。鐫余斷石鉤殘帖,讀罷空亭臥后村。憐故土,砸圓盆。黃花移活竹籬根。西山暮繞殘紅水,秋雨馬嘶冷國魂。
薄宦歸來雪滿頭,欲將簪組換漁舟。懷人不奈蕭條意,昨夜梧桐又報秋。
短日空裴回,流云自來去。茫茫曉野客衣單,白露無聲落秋樹。
徐卿家世更能文,新綰銀章下五云。龍種擬看空冀北,牛刀聊復試雞群。氣橫湖海神仙侶,坐擁江山錦繡紋。欲向風霜占大節,卻從冰檗樹奇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