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雁
物微生處遠,往還來、非但稻粱求。似愛長安日,怕陰山雪,善自為謀。個里幸無鳴鏑,隨意占沙洲。歸興何妨待,風景和柔。
昔到衡陽回去,今隨陽避地,遍海南頭。與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未得云中消息,登望鄉臺了又登樓。江天闊,幾行草字,字字含愁。
物微生處遠,往還來、非但稻粱求。似愛長安日,怕陰山雪,善自為謀。個里幸無鳴鏑,隨意占沙洲。歸興何妨待,風景和柔。
昔到衡陽回去,今隨陽避地,遍海南頭。與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未得云中消息,登望鄉臺了又登樓。江天闊,幾行草字,字字含愁。
雁兒雖微小卻來自遠方,往返遷徙不只為了覓食。像是貪戀長安的溫暖,害怕陰山的風雪,善于為自己謀劃。這里幸而沒有響箭威脅,可隨意占據沙洲。歸鄉的念頭不妨暫緩,等那風和日麗的好景。從前飛到衡陽便折返,如今為逐陽光避亂,竟遠至海南盡頭。與那西川漂泊的人,各自滯留他鄉。未得家鄉的音訊,登上望鄉臺又登高樓。江天遼闊,幾行雁陣如草字,字字都含著愁緒。
物微:指雁形體微小。
稻粱求:代指覓食,化用杜甫“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句意。
長安日:代指溫暖宜居之地;陰山雪:指寒冷荒遠之地。
鳴鏑(dí):響箭,此處代指危險。
衡陽:相傳北雁南飛至衡陽回雁峰即止,故有“雁不過衡陽”之說。
隨陽避地:追逐陽光遷徙以避寒。
云中消息:指家鄉或故地的音訊;望鄉臺:登高望鄉的地方。
草字:形容雁群飛行時排列的隊形如潦草的字跡。
此詞或作于亂世漂泊之際(如宋末戰亂)。詞人借雁的遷徙軌跡,映射當時流民為避戰亂被迫遠徙、滯留他鄉的社會現實,亦暗含自身流寓的切身體驗。
全詞以雁為喻,通過描寫其遷徙、滯留的狀態,寄寓漂泊者的思鄉之愁與亂世之痛。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摯,托物寄情手法典型,是一首借物抒懷的佳作。
雨洗山容靜,江流塞水通。
征涂萬煙樹,行色一秋蓬。
黯澹平郊霧,清徐邃谷風。
直須歌緩緩,莫作去怱怱。
游宦初心改,殷憂素發稀。
稍閑甘晝寢,已暖怯春衣。
遮眼惟黃卷,關心在翠微。
去留俱有恨,不見二雛飛。
蛟螭旗尾擁樓頭,偃仰胡床護一州。
水闊三江成匯澤,風高六月有清秋。
長吟不減白蘋句,坐嘯能分黃屋憂。
憑檻可窮千里目,角聲嗚軋楚帆收。
扁舟蓑笠寄平生,元是江湖一白丁。
偶著青衫持手版,懶占黃色上天庭。
正須每事問三尺,未暇對人談六經。
啼鳥數聲春事了,故鄉回首幾長亭。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
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
水浸斜陽紅影濕,煙橫疊??翠光浮。
何時再卜秋屏約,共踏西風爛熳游。
夾道松陰若剪齊,前人種得幾多時。
曾經行客頻相戀,試問鄉翁總不知。
暗引風聲號綠野,密留云影掛蒼枝。
今人惠物能如否,祇有摧殘樵牧兒。
弋陽溪上諸檀越,勇猛精進難比況。年年歲歲入山來,總是如來親眷屬。
如來法身等虛空,隨彼愿心而顯發。譬如月輪出霄漢,照耀一切眾生前。
眾生性水無有邊,我此一月能普現。水靜而清現全體,月非取水而遽來。
水動而濁無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水有清濁有動靜,月無取舍無去來。
于無取舍去來中,不見清濁動靜相。既無清濁動靜相,一一含攝無有余。
我心佛心眾生心,心佛眾生本平等。佛子當作如是觀,即獲世間諸利益。
花木聊觀化,芳菲觸處同。
大都知歲晚,各自占春風。
巧著移根力,陰爭造物功。
化鈞均播埴,此理杳冥中。
平生報國劍铓寒,萬里漂流困一簞。
貧劇方思毛義檄,歸來卻戴楚囚冠。
解驂舊事無人繼,慟哭窮涂祗自嘆。
倚伏循環知有待,春回寒谷在毫端。
昆玉皆龍鳳,唯公最白眉。
鄉邦好人物,翰墨妙詞詩。
南浦言猶在,西山夢可疑。
我歸公已逝,霰淚不勝悲。
八月秋,何處熱。
風入松,聲瑟瑟。
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
不是對景對機,不是應時應節。
下座巡堂去,吃茶珍重歇。
何年馬鬣埋玉樹,上有喬木清風寒。
琳瑯金薤落四海,萬象頓挫隨毫端。
追攀前輩豈無意,偶來弛擔鳴珂里。
生恨與公相后先,臨風三嘆不能已。
論詩誰解針膏肓,人間今日無黃香。
經過一酹尊中碧,明月灣頭山閴寂。
風簾斜卷燕于飛,天氣清和酒力微。
極目煙波無盡藏,關心春夢有時歸。
香飄十里喧朝市,翠積千山斷晚暉。
杖屨不妨頻一到,塵埃那解點征衣。
護雨云初斷,登山眼便明。
楓雕丹舞葉,松古綠搖聲。
覺宿無窮老,禪關有底清。
小春天不冷,歸路尚余情。
干健運元氣,斗杓默回旋。千歲生一圣,半千生一賢。間世有異稟,天意非徒然。
皇極在人心,俗學無自得。天意興斯文,公獨抱深識。微言發緒余,河漢浩無極。
士氣久不振,罷軟無剛風。天意眷吾君,公獨奮精忠。雷霆不能驚,正色攖神龍。
膏澤不下流,閭閻有憔悴。天意佑斯民,公獨蘊慈惠。春風小披拂,萬物回生意。
既賦以全德,必益以壽祺。其顏如渥丹,天意可測知。
再拜上黃堂,一洗玉屈巵。戩谷既鼎來,何以致祝辭。
在外守麟符,十連蒙寵綏。在內調金鉉,四海無憂虞。
邦人丐公留,天子遄公歸。臞儒愿控鶴,云路從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