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侯貳守歸去來辭畫 其一
曠達不世士,性本愛丘山。
一為利祿縻,役役簿領間。
田園已將荒,不歸誠厚顏。
斂裳中宵逝,遙遙駕舟還。
矯首睇孤鴻,高舉謝塵樊。
曠達不世士,性本愛丘山。
一為利祿縻,役役簿領間。
田園已將荒,不歸誠厚顏。
斂裳中宵逝,遙遙駕舟還。
矯首睇孤鴻,高舉謝塵樊。
這是個曠達世間少有的士人,本性就喜愛山林。一旦被利祿束縛,就忙碌于文書之間。田園都快要荒蕪了,不回去真的是厚臉皮。半夜收拾行裝離去,駕著小船遠遠地返回。抬頭望著孤飛的大雁,高飛以告別塵世的樊籠。
曠達:心胸開闊,想得開。不世:世上少有。
縻:束縛。
役役:忙碌的樣子。簿領:官署中的文書簿冊。
斂裳:收拾行裝。
矯首:抬頭。睇:看。
謝:告別。塵樊:塵世的樊籠,指官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或許是看到侯貳守的歸去來辭畫,有感于畫中表達的不戀官場、回歸田園的精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主人公不被利祿所惑,回歸自然的曠達之舉。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
潮響剛到門,客屐臨溪駐。登臺目稍寬,倚樹得新句。朦朧月始華,澹宕林多趣。語罷出林垌,笑指客來處。
有人多病臥遙帷,誤舍寒耕失故畦。每畏賓朋嘲乘雁,寧教子弟愛家雞。淹中學廢心都塞,轅下鳴馀耳更低。自顧上恩無一報,何顏歲晚望金閨。
折得名花來小院。插向瓷瓶,不似枝頭顫。珍重頻將新水濺。重簾不礙春光轉。點綴琴書香片片。坐對嫣然,差勝尋花倦。約略韶華都領遍,何須更覓春風面。
布襪青鞋踏欲無,登山臨水未成疏。十峰雙澗天衣寺,萬壑千巖總不如。
帝謂御事,及爾同歡。我自嘉禮,以壽永觀。思樂華殿,祗承圣顏。
香嚴上樹,住住住住。擬問如何,葛藤露布。
城頭烏亂啼,城下污吏集。府牒昨夜下,豈辭行露濕。窮民相聚哭,子夜誅求急。舊時千丁縣,今朝十室邑。君門虎豹守,此言何自入。白駒在空谷,何以得維縶?
為厭浮沉湖海夢,來傍僧舍結蓬廬。岳云千絮凝檐碧,溈水一泓映座舒。樓外諸山無捷徑,室中萬卷間梵書。回看車馬紛馳跡,袖手高吟意豁如。九洲沉陸滋蛇豕,絕脰刳腸億萬夫。文物忍看淪敵手,江山默祝復康衢。揮戈反日思良將,袒臂高呼待碩儒。寄語山林深密處,傾危大廈要君扶。
政成五月愧前賢,又向東風解畫船。卻羨樂天詩里道,皇恩曾許住三年。
海山先生達者流,謝卻尚書百不憂。都人爭惜大司馬,先生喜得逍遙游。君不見漢家貴盛稱楊氏,四業五公照青史。未央出入劍履尊,一語回天山可徙。當時氣焰何矯矯,如今寂寞安足道。華陰山下司徒墳,石馬荒涼滿秋草。海翁海翁從古然,四時之序恒推遷。未老身閒此真樂,急流勇退稱高賢。窮亦不足悲,達亦不足喜。白日入地還上天,蛟龍能潛復能起。揮手浮云且歸去,莫向人間問前路。屐齒高躋岱岳峰,釣竿閒掛扶桑樹。扶桑海岸是君家,仙人常駐五云車。為予寄訊洪厓子,早晚相期凌紫霞。
局蹐才難盡,踟躕意若何。沙寒苜蓿短,路晚蒺藜多。不復馳金市,猶思噴玉河。側身千里外,常恐歲蹉跎。
花生日。今年喜見團欒月。團欒月。煙波無際,潮平江闊。山莊小聚還須別。風光又屆清明節。清明節。綠楊踠地,柔條堪折。
洛社開春會,江船向晚移。停云天尺五,隔水月微熹。夢切飛鳧舄,懷多采葛詩。百年珍重意,何以答吹篪。
且盡杯中酒。問平生、湖海心期,更如君否。渭樹江云多少恨,離合古今非偶。更風雨、十常八九。長鋏歌彈明月墮,對蕭蕭、客鬢閑攜手。還怕折,渡頭柳。小樓夜久微涼透。倚危闌、一池倒影,半空星斗。此會明年知何處,蘋未秋風未久。漫輸與、鷺朋鷗友。已辦扁舟松江去,與鱸魚、莼菜論交舊。因念此,重回首。
煨芋噴香斟卯酒。扳蘿不怕寒崖陡。黃葉颼颼麇鹿走。君知否。夜來野燒霜枯后。林外炊煙青一綹。斜陽又轉蒼溪口。莫怪逢仙柯已朽。眈棋久。人閒殘局難丟手。雨歇輕陰苔滿地。鶯聲引入云深際。谷口回風驚飏起。芫花碎。芒鞋點點紅芳綴。滿徑山?香藹膩。杜鵑鋪錦簪螺髻。掉首行歌歌不已。腰鐮墜。枝枝不忍傷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