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贊可參議赴臨安倅三首
春水歸舟疾,秋天去路高。乍辭王儉幕,行佩呂虔刀。畿甸略舒驥,海門須釣鰲。平生忠信在,枕席過風濤。
紛紛稱別駕,天邑獨為榮。日月光偏近,云霄路正平。幾年留楚峽,一旦上蓬瀛。廊廟皆知己,彈冠意氣生。
亭上銜杯日,江邊摻袂時。一年渾共醉,萬里各相思。老得青眸顧,心將白首期。青云如在手,故舊莫遐遺。
春水歸舟疾,秋天去路高。乍辭王儉幕,行佩呂虔刀。畿甸略舒驥,海門須釣鰲。平生忠信在,枕席過風濤。
紛紛稱別駕,天邑獨為榮。日月光偏近,云霄路正平。幾年留楚峽,一旦上蓬瀛。廊廟皆知己,彈冠意氣生。
亭上銜杯日,江邊摻袂時。一年渾共醉,萬里各相思。老得青眸顧,心將白首期。青云如在手,故舊莫遐遺。
春天江水上漲,友人乘船歸去速度很快;秋天時節,前行的道路高遠開闊。剛剛辭別了像王儉那樣賢明的幕府,就要佩戴著呂虔刀去赴任。在京城附近可讓駿馬舒展身姿,到海門處定能像釣鰲一樣建立大功。只要一生保持忠信,即便在風濤中也能安然如在枕席之上。眾人都擔任別駕之職,只有到京城任職最為榮耀。這里離日月的光輝更近,仕途之路平坦開闊。在楚峽停留了幾年,如今一朝要前往蓬瀛般的仙境。朝廷里都是知己,定會意氣風發準備出仕。在亭上舉杯飲酒之時,在江邊握手分別之際。一年來大家常常一同沉醉,如今相隔萬里只能彼此相思。年老時得到您青眼相看,我愿以余生相期。您若青云得志,不要忘記舊日朋友。
王儉幕:王儉是南朝齊人,禮賢下士,這里借指賢明的幕府。
呂虔刀:相傳呂虔有把佩刀,相者說佩此刀者位至三公,呂虔將刀贈給王祥,王祥后位至太保。這里指贊可參議赴任所佩之刀,有祝愿其仕途順利之意。
畿甸:京城附近地區。
釣鰲:比喻有遠大抱負,建立大功業。
別駕:官職名。
天邑:指京城。
蓬瀛: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借指京城。
廊廟:指朝廷。
彈冠:指即將出仕做官。
摻袂:握手,離別之意。
青眸顧:即青眼相看,表示重視、賞識。
白首期:以余生相期。
遐遺:疏遠遺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贊可參議要前往臨安擔任副職,詩人為其送行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友人有機會到京城任職,詩人對其充滿期待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任,突出友人此次赴京城任職的榮耀和光明前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誼。其特點在于用典豐富,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的常見主題和創作手法。
從軍重疊繼家聲,雅稱風流舊信靈。
功業即看輝圣日,科名先已應臺星。
絲蠶地說連河朔,戎馬塵聞近虜庭。
正是窮秋雨多際,不堪回首向郊坰。
耿耿寒燈照醉羅,看朱成碧意如何。
虎頭辟惡無妨枕,犀角涼心更待磨。
惟有幽蘭啼月露,可將尺素托云波。
山屏六曲歸來夜,祇恐重投折齒梭。
虛齋獨語復書空,閑對林塘思少同。
霜葉聲干飄夕照,露荷香冷泣秋風。
時平偶作青衫吏,心老渾如白發翁。
昨夜渭川歸好夢,一船煙雨打孤篷。
赫日烘霞鬭曉光,雙文桃簟碧牙床。
頻傾蜜勺寧蠲渴,久捧冰壺未覺涼。
雪嶺卻思隨博望,風窗猶欲傲羲皇。
更憐乳燕翻飛處,深入盧家白玉堂。
再戰去何如,羸僮逐蹇馿。
路貧多捧刺,學富少擔書。
已念離家晚,仍憂取事疏。
西風酒旗下,欲別更躊躇。
年加心地轉如灰,書篋經旬亦懶開。
詩句偶吟皆感事,文章無用獨傷才。
秋蟬殘韻搖疏樹,夕照寒光下古臺。
閑遶岸莎看野水,暗流紅葉不重回。
落日留不住,默然空淚零。
敗莎侵陋巷,疏葉滿閑庭。
有趣窮風雅,無機敵杳冥。
浮榮安足戀,歸去亂山青。
今日臨風淚,瀟瀟似綆縻。
空懷徐稚絮,誰立鄭玄碑。
無力酬推轂,平時憤抵巇。
何人知枉狀,路粹豈能為。
游宦忘機久,心源亦自澄。
夜聽吳苑雨,秋憶洛城僧。
木葉驚棲鳥,寒窗暗靜燈。
何時過竹院,一得問三乘。
上苑經春雨,宸游屬盛時。
花光籠寶檻,柳色暗龍池。
瀲滟雕觴滿,融和暖日遲。
共歌成至樂,千載播聲詩。
金榜名傳四海知,太平時合稱男兒。
五言似劍裁鱗角,七字如刀斫桂枝。
御苑得題朝帝日,家鄉佩印拜親時。
小花橋畔人人愛,一帶清風雨露隨。
萬事不關慮,孤吟役此生。
風騷中旨趣,山水里心情。
眾木雕寒色,空江噴暮聲。
終期謁君子,同遶綠苔行。
絳郡政閑聞,人家可閉門。
馬嘶花下路,犬睡月中村。
吏亦擎書卷,民皆挈酒樽。
行春思隠逸,多謝動吟魂。
水閣閑登望,郊原欲刈禾。
壞簷巢燕少,積雨病蟬多。
砧隔寒溪搗,鐘隨晚吹過。
扁舟何日去,江上負煙蓑。
莫嘆迢迢遠帝京,且憐叱馭繼家聲。
歌鐘競出棠郊送,鼓角應過劍閣迎。
椶葉帶風驚玉勒,梅花和雪照紅旌。
下車遙想無余事,政譽遙同在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