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
金榜名傳四海知,太平時合稱男兒。
五言似劍裁鱗角,七字如刀斫桂枝。
御苑得題朝帝日,家鄉佩印拜親時。
小花橋畔人人愛,一帶清風雨露隨。
金榜名傳四海知,太平時合稱男兒。
五言似劍裁鱗角,七字如刀斫桂枝。
御苑得題朝帝日,家鄉佩印拜親時。
小花橋畔人人愛,一帶清風雨露隨。
金榜題名的消息傳遍四海,在太平盛世中這才稱得上是好男兒。所作五言詩像劍一樣能雕琢出精彩,七言詩似刀一般可砍斷桂枝(寓意高中)。在宮廷中得到御題的那日去朝見皇帝,回到家鄉帶著官印拜見親人。小花橋畔人人都喜愛,一路都有清風和雨露相伴。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
太平時:太平盛世。
五言、七字:分別指五言詩和七言詩。
斫(zhuó):砍。
御苑:帝王居住的園林,這里指宮廷。
佩印:帶著官印,指做官。
在古代,科舉是文人進入仕途、實現抱負的重要途徑。詩人在科舉中及第,心情喜悅激動,便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得意之情和對未來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科舉及第的喜悅與榮耀。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意象鮮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科舉成功的重視和向往。
秋水微茫鴻雁哀,短橋曲渚錦林開。疏林欲下斜陽色,一抹青山入望來。
江山不阻還家夢,筆札難窮感舊愁。回首北堂心最切,可憐無計買歸舟。
不乘估客舟,不知估客樂。十萬荊州娘,紅妝照羅幕。
少年南北快飛騰。身到處,有佳聲。甓社化才行。又出使、余杭故城。春風滿路,堤邊楊柳,難系去留情。何處望雙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新亭高敞枕城隈,萬里江山爽氣來。云外孤峰擎日晚,林間啼鳥喚春回。登車謾有澄清志,覽景慚非賦詠才。太守風流民訟簡,落成尊酒許相陪。
閒倚闌干水竹間,浮云盡處見青山。山前萬古行人老,日日林鴉入暮還。
寂寞王孫游騎歇,香風何許追嘉節。故應金谷擁笙簫,獨倚竛竮架頭雪。
雨馀煙柳約青絲,風過芹塘澹碧漪。正是愁來無著處,綠陰庭館暮寒時。
書幣何因識灌園,等閒夜度北山云。明朝難覓蘇仙鶴,鄰舍空馀孺子墳。不世大功關氣數,故人高義足知聞。看來只是談恢復,已隱無堪佐萬分。
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方憂集暮雪,復喜迎朝暾。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松竹半傾瀉,未數葵與萱。三徑瑤草合,一瓶井花溫。至今行吟處,尚馀履舄痕。一朝出從仕,永愧李仲元。晚歲益可羞,犯雪方南奔。山城買廢圃,槁葉手自掀。長使齊安人,指說故侯園。
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
初嫁郎時正盛年,畫眉涂頰斗嬋娟。只知百歲專房寵,誰料君恩不似前。
?御還龜洛,祎衣閟鮒隅。光華隨渭水,巡狩隔蒼梧。已卜先朝祔,旋聞反寢虞。昭懷千載謚,不朽在椒涂。
烏母含饑守故巢,烏兒折翅墮林皋。相呼相應空相憶,夜冷霜清月正高。
武陵自古神仙府。有漁人迷路。洞戶迸寒泉,泛桃花容與。尋花逶邐見靈光,舍扁舟、飄然入去。注目渺紅霞,有人家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