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觀菊二首 其二
日融香煖鬧枝頭,
繞砌回環看不休。
莫把此花容易看,
東籬無菊不成秋。
日融香煖鬧枝頭,
繞砌回環看不休。
莫把此花容易看,
東籬無菊不成秋。
陽光溫暖,香氣彌漫,菊花在枝頭熱鬧地綻放,我繞著臺階來回觀賞,看個不停。不要把這菊花輕易看待,沒有東籬的菊花,就不算真正的秋天。
日融香暖:陽光溫暖,花香彌漫。
鬧:形容菊花盛開、熱鬧的樣子。
砌:臺階。
東籬:出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代指種菊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在秋季賞菊時,詩人看到菊花盛開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平和,詩人有閑情賞菊,借詩表達對菊花的情感。
主旨是贊美菊花,突出其在秋天的重要地位。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菊言志。此詩體現詩人對傳統文人品格的推崇,在詠菊詩中有一定特色。
病與西湖絕半年。
種李易成蹊,種豆將盈頃。婦不彈絲妾不歌,有酒如何飲。
山色碧于藍,湖水明如鏡。皓月清風是等閑,權與儂相領。
二月桃始華,千門柳初綠。飲酒青樓間,望見黃金屋。
羽林期門兒,下直誇閭里。昨朝旄仗下,肅慎貢楛矢。
朝出春明門,青山夾馳道。流水公子車,如茵王孫草。
年少霍家奴,橫行紫騮馬。道逢五侯來,揚鞭不肯下。
昔日游山興有余,
桃源共訪列仙居。
倚松李白愁偏起,
看竹王猷樂未疏。
一別真成蝴蝶夢,
三年不見鯉魚書。
今朝精舍還相晤,
再往當乘月上初。
苔甃平分路,銅環半掩扉。
殘蕪寒不死,敗葉落還飛。
責重何由塞,愁生但念歸。
非無茅一把,世事苦相違。
傳聞赤壁又鏖兵,戰艦如云水上橫。
玉宇瓊樓涼月影,金戈鐵馬大江聲。
欲亡秦社須三戶,未下燕師僅兩城。
一舉山川齊變色,漢家旗幟萬人驚。
元勛袞袞畫云臺,開國侯王半草萊。
周覬新亭名士淚,孔融北海故人杯。
連兵吳楚東南震,傳檄幽燕鼓角哀。
記取陳橋推戴日,安然須仗出群才。
無從東閣復追陪,
掛榻堂空漸染埃。
天上箕星神已往,
人間薤露曲深哀。
門僚思澤陳詩誄,
村嫗銜恩奠酒杯。
一色白衣城野遍,
傷心似吊武侯來。
親見馬簸箕,
面目甚奇怪。
鼻痛野鴨飛,
漆桶好不快。
只見祥麟一角尖,
定知罪犯彌天大。
山口含糊半吐云,
林頭時見綠紛紛。
何人解作孤鸞嘯,
呼取涼風入帽裙。
老去無心典石渠,扁舟歸釣小長蘆。
排簽目笑搬姜鼠,釋褐人憐上竹魚。
曠世才華追屈宋,百年蹤跡半江湖。
如何史筆高三館,空負蘭臺七上書。
春風未肯催桃李,留得疏籬淺淡香。
平生意思春風里,信手題詩不用工。
閒處謾憂當世事,靜中方識古人心。
荷衣鶴發老滄波,尺牘遙傳念釣蓑。
目斷天涯秋月滿,夢飛江左暮云多。
新詩古調難為和,叢菊丹巖只自歌。
海內才名珍重意,著書終日掩藤蘿。
翳曉疏欞,弄晴煙幕,悶懷離緒懨懨。旅鬢惺忪,暗床弦索空懸。露房煙靨知何限,黯倚墻、臨水依然。恁春歸、帶眼頻移,半臂慵添。
重簾怯卷甌香寂,驀扶頭未醒,春在愁邊。并袖攜樽,記曾月下星前。清吟側帽無憀極,甚東風、吹惱樊川。認衫痕、香色今番,黯淡爐煙。
地僻傳聞新事少,
路遙牽率故人多。
春深淺。重簾幾日風如剪。風如剪。落花無數,滿階紅軟。
舊年病到今年倦。藥爐火細銀屏掩。銀屏掩。閑愁多少,與春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