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溪上偶至野人家
春風隨坦步,曉日綠溪邊。
藻動魚沖岸,山明鳥破煙。
貧家稀饋問,野老忽周旋。
已覺和光里,遲遲近午天。
春風隨坦步,曉日綠溪邊。
藻動魚沖岸,山明鳥破煙。
貧家稀饋問,野老忽周旋。
已覺和光里,遲遲近午天。
春風陪伴著我從容漫步,清晨的太陽照在碧綠的溪邊。水藻晃動,魚兒沖向岸邊;山色明朗,鳥兒沖破云煙。貧窮人家很少有人相互饋贈問候,這位鄉村老人卻忽然熱情地與我交往。我已感覺置身于祥和美好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已臨近中午時分。
坦步:從容地行走。
饋問:饋贈問候。
周旋:交往,打交道。
和光:柔和的光輝,這里指祥和美好的氛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在春日漫步溪邊,偶然來到鄉村人家,被鄉村的美景和淳樸的人情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閑適的心境,享受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春日的美好景象和淳樸人情。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敏銳感知。
帳下居然識帝王,千秋閭墓表滁陽。
時來將相皆同里,淚落英雄有故鄉。
芒碣天青云氣散,江淮月白水聲涼。
龍蛇變滅須臾事,猶指山名號鳳凰。
波漾晴光入戶庭,
隔湖煙掃髻螺青。
老僧猶厭當官道,
面壁焚香晝誦經。
雞犬云中,曾棲息、匡君巖腹。問何事,入廛近市,誅茅結屋。用拙也應長閉戶,畏人原自成空谷。繞疏籬、幾曲最怡情,栽花竹。
波瀲滟,千層縠。煙蔥茜,千章綠。對湖山俯仰,賞心娛目。瓜架斗棚晨復暮,帶經負耒耕還讀。人紛爭、收拾一蝸廬,消棋局。
環堵蕭然,正瀟灑、豐神自別。荷鋤倦、擁書萬卷,不營三窟。半畝筆耕東海粟,硯田臥采西山蕨。對北窗、風物到羲皇,南樓月。
尋幽勝,頭忘櫛。徒慷慨,心如結。笑勞勞攘攘,長安車轍。造父難追泛駕影,夸娥獨許名韁撇。擬此生、市隱雜魚鹽,藏身訣。
去矣安仁,驚憔悴、西風衣葛。羨筮仕、桃花洞口,尋源而入。江上月明烏鵲起,洞庭霧斂魚龍泣。卻乘流、一葉望瀟湘,波濤急。
莫草檄,臨邛客。非下瀨,戈船力。只鳴琴幕府,坐銷鋒鏑。吹笛自當兵十萬,鼓刀恰向隆中出。聽楚歌、幾曲靜烽煙,諧金石。
堅壁羅洋,踞勝算、何須諸葛。恰此日、義陵制錦,捷書飛入。渺渺煙寒木葉下,滔滔溪冷潛蛟泣。坐琴堂、高嘯海天秋,沅流急。
漁父畔,滄浪客。官中水,寥平力。任健兒躍馬,羌童鳴鏑。明月洞開青嶂合,羅公峰隱蒼生出。擁孤城、大小西山陽,藏書石。
拳石嵯峨,臨斷岸、丹崖百尺。看一帶、崩騰京口,驚濤飛入。兩岸分明南北塹,半江割據曹劉敵。更年年、芳草閱齊梁,扁舟客。
烽火靜,煙墩白。鐘鼓振,帆檣集。俯鏌铘峭崿,森陳戈戟。鐵甕勢連龍虎險,樓船日沒黿鼉宅。聽蕭蕭、叢竹響寒蘆,吹橫笛。
梅花天。杏花天。
春在前溪梅杏邊。花開兩岸煙。
風滿船。雨滿船。
風雨寒燈夕不眠。愁來更可憐。
倚闌云起亂鴉呼,黯黯西山望未無。
乍入闇虛惟夕景,還連風色落平蕪。
主憂避殿當元日,臣職操兵見嗇夫。
如我閑官神所笑,何祥欲問自疑迂。
酒酣談往事,慷慨輒低昂。
只此一丸地,曾為百戰場。
荷蘭嘗捋虎,鄭氏亦亡羊。
佛寇頻窺此,南洋險北洋。
遙望平林曙色溫,淡煙新靄正紛紜。
高低松竹陰相接,撩亂藤蘿暝不分。
谷口行人沖霧出,林間啼鳥隔溪聞。
不知初日散空翠,惟見青山生白云。
蔽日初槐,啼花嬌鳥,疏籬漸長新篁。
永晝人間,薰爐細細焚香。
漫誇世路名場。遠風波、碧簟清涼。
蝶須墜粉,魚吹蘋末,鶯弄笙簧。
好書堪把,苦茗頻斟,湘簾半捲,燕子飛忙。
香閨雙陸,倦來午夢偏長。
小立斜陽。映紗櫥、笑看殘妝。
耐平章。無邊風月,自在年光。
何人半醉眼花昏,
畫出江南煙雨村。
滿世庾塵遮不得,
聊將醉墨洗乾坤。
胡騎長驅彼一時,
而今墓木不須悲。
君看一例參天起,
那異南枝與北枝。
人急生前計,子圖身后名。
重來天地遠,誰為作權衡。
此老年來醫有靈,
病眸才洗便增明。
教儂還盡讀書債,
頭白依然對短檠。
亂峰高映斜陽赤,谷里人行已深黑。
溪南新月透山來,千朵白云遮不得。
東西秋水隔一村,跣涉尚喜山泉溫。
山村樹濕昨宵雨,石屋泠泠出蠻語。
早定淮西晚薦賢,
旁看閹禍午橋邊。
汾淮泌贄無安枕,
忍痛良臣學老聃。
韋曲江邊老釣翁,自怡堂上主人公。當初不合曾相識,直至山窮水又窮。
與君結發欲超塵,底事蹉跎各有因。君若果行予早決,清風明月兩閒人。
身前身后為誰忙,手辟田園日就荒。似我為僧君不可,似君正好哭千場。
十載參方久不歸,碧山風景想依稀。昨宵有夢分明甚,一路緇衣送白衣。
海外歸來已四年,相過有約苦無緣。如今未卜重來否,云散長空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