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元日江亭即事
倚闌云起亂鴉呼,黯黯西山望未無。
乍入闇虛惟夕景,還連風色落平蕪。
主憂避殿當元日,臣職操兵見嗇夫。
如我閑官神所笑,何祥欲問自疑迂。
倚闌云起亂鴉呼,黯黯西山望未無。
乍入闇虛惟夕景,還連風色落平蕪。
主憂避殿當元日,臣職操兵見嗇夫。
如我閑官神所笑,何祥欲問自疑迂。
倚靠欄桿,云涌起,亂鴉啼叫,黯淡的西山望去始終存在。剛進入昏暗之中只見傍晚景色,又連著風勢落到平曠的原野。君主憂慮避離正殿在正月初一,臣子職責操持兵器的是小吏。像我這樣的閑官被神嘲笑,想問有何祥瑞自己也懷疑這想法迂腐。
戊戌:指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創作時間確定。元日:正月初一。
黯黯:形容昏暗。
闇虛:昏暗之處。
平蕪:平坦的原野。
避殿:君主因災異而避離正殿,是一種自責的表示。
嗇夫:本指鄉官,這里泛指小吏。
閑官:沒有實際權力和重要職責的官職。
迂:迂腐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戊戌年正月初一,當時可能國家面臨一些問題,君主憂慮,作者身為閑官,看到國家現狀,感慨自身無法有所作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自身處境的無奈。其特點是借景與敘事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的責任感和內心的矛盾。
白下門前歌雨晴,護龍河畔買車行。一雙車輪千萬轉,恰似思家千里情。
越溪女兒能浣紗,蕩舟自采白荷花。采得荷花休待月,滿江風露早回家。
官河水鳥鳴關關,少婦與郎同日還。車上繃兒方解語,到家不識婺州山。
離愁迢遞每相干,勁草支風也自寒。切莫憑高嘆搖落,舉頭見日是長安。
世路羊腸不可之,強將情緒托新詩。素絲黃黑岐南北,政是長悲痛哭時。
江云垂野雪如篩,
閏歲春來特地遲。
倒盡酒壺終日醉,
臥聽兒誦半山詩。
孤村徹夜雨浪浪,思入荊溪轉渺茫。湖海無緣仍返棹,善權有路且鳴榔。
特因赴約反成爽,豈謂尋閒竟得忙。寄語休文莫相訝,好風晴日會須償。
茲山信有神靈護,棟宇傳聞自太和。雷篆天書猶可辨,星壇月館遞相過。
顛崖檜偃蒼龍蛻,壞藏經翻白馬馱。應笑重來王相國,不將玉帶系山阿。
宿鳥聲喧夕照沈,掩關無事且高吟。
爐分細火初煎茗,門叩幽人常抱琴。
山月光寒臨臥榻,松風致爽快披襟。
此中樂事誠難盡,何必忙忙別處尋。
越臺枕郊郭,吟眺喜逢秋。
山向庾關斷,江從郁水流。
菊湖荒蘚沒,花塢夕陽愁。
極目鴻圖外,蒼蒼云樹浮。
留下一重公案,
有女誰似龐家。
不試提藍手段,
若為點破丹霞。
不作高官作逸民,云霄一羽絕纖塵。
馬君老去遠懸帳,曾子歸來未毀薪。
漆室多憂空灑淚,硯田無恙且容身。
鄉村黃葉江南好,莫厭輪蹄往返頻。
榮華不入夢,于焉謝憂責。
深居三十年,禽猿盡相識。
白日久知心,孤云本無跡。
丈室常寂然,焚香自終夕。
樓下遺蹤宛可尋,尚須賓從一來臨。
三峰嵂崒渾依舊,雙闕岧峣復見今。
麻麥向來迷綠野,簪纓久矣負儒林。
使君不惜褰帷問,慰我邦人望望心。
病馀纏縛似春蠶,
詩酒風情亦尚堪。
日落離心滿揚子,
知君江北望江南。
涼波渺渺粵江清,去國懷鄉此日情。
簾下君平宜賣卜,酒邊同父尚論兵。
上書曾隕孤臣淚,懷刺新投釣客名。
一事告公同嘆息,不如蠡種是行成。
春歸必竟歸何處,
無限春冤都未訴。
欲托流鶯問所因,
子規又叫不如去。
一篙蘆花外,飄飖蕩碧流。
憑誰擎柱手,乘我順風舟?
楊柳煙初破,芙蓉露未收。
移船向亭榭,水漲小橋頭。
青蘭無冶容,托根況幽深。和風一以拂,揚芬出中林。
灼灼桃李顏,郁郁蓬艾陰。亭亭空谷花,耿耿持素心。
芳菲不自達,感氣誰相尋。采佩愿及時,毋令霜露侵。
野鶴負標格,風塵苦憔悴。豈無霄漢心,亦為稻粱累。
靈鳳鳴朝陽,聲聞托深契。方同蓬島游,浮云欲中翳。
孤心本難群,鎩羽慚再厲。翹首霜天高,悠悠聽長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