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門會曾植齋少宗伯
都門握手意綣綣,一別回看十二年。
道在行藏惟與爾,時來得喪任從天。
吾甚衰矣無周夢,汝往欽哉作舜鄰。
珍重明時各努力,乾坤后會尚茫然。
都門握手意綣綣,一別回看十二年。
道在行藏惟與爾,時來得喪任從天。
吾甚衰矣無周夢,汝往欽哉作舜鄰。
珍重明時各努力,乾坤后會尚茫然。
在京城我們握手,情誼深厚難舍難分,回首一看,分別已經十二年了。人生的進退之道只有你我能理解,時運到來,得失就聽天由命吧。我已十分衰老,不再有周公那樣的夢想,你此去要恭敬行事,與賢德之人相處。要珍惜這清明的時代,各自努力,日后能否再相見還很渺茫。
都門:京城城門,代指京城。
綣綣:情意深厚的樣子。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這里指人生的進退。
周夢:周公之夢,《論語·述而》中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里表示自己衰老。
欽:恭敬。
舜鄰:舜的鄰居,比喻與賢德之人相處。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曾植齋少宗伯在京城重逢,此時距離上次分別已十二年。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感慨時光流逝,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同時對友人此去也有囑托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與老友重逢的情感,以及對人生和未來的思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思想交流。
晴光來滿院,樹影入層墀。
洗硯磨新墨,拈毫改舊詩。
一花才隱約,雙蝶正差池。
坐到斜陽晚,林梢月上時。
贈鮫綃。答鮫綃。兩地相思怎樣消。將心托寸毫。
路迢迢。夢迢迢。一片魂隨早晚潮。知君招不招。
河上秋風雁影開,樽前明月夜還來。
兔園一望渾如雪,人在梁王古吹臺。
老去王門混酒徒,陳留賓客避呼盧。
不知今日狂何似,曾入高陽會里無。
北郭荒涼吊古來,為搜詩碣剔蒼苔。
草雞已失英雄氣,云狗難消佚蕩才。
佛說有緣成世界,我聞彈指現樓臺。
十分心事歸平淡,不向空王話劫灰。
曉山能淺復能深,
淺似朝晴深似陰。
山色豈知朝暮改,
行人自費短長吟。
高安此去風濤惡,
猶有廬山得縱游。
便欲攜君解船去,
念君無罪去何求。
亮節曾聞烈日如,
巴山藏碧廿年馀。
遺編到處淋漓在,
不見濡毫盾上書。
天生豪杰將何益,王郎四十為閑客。無意初從嶺外行,因人更有黔中役。
高牙大旆照江滸,欲駐征帆那可得。客中沽酒贈別離,可惜荔枝猶未赤。
王郎眼大少所推,長身廣顙好髯髭。數著欲了天下事,千載不受英雄欺。
走筆文章盈百紙,廿史六經如瀉水。魏武才堪捉佩刀,楊修未足稱兒子。
去冬相識三城南,一日不見思不堪。如何棄我復遠道,五溪蠻洞多煙嵐。
舊諳風土應無疵,萬里為親備甘旨。醉別天涯日暮心,丈夫未必終如此。
菰城生滅悼同兒,
課字三千未謁師。
到底不分虛實腫,
半年淡食莫能離。
谹議通三府,高名動四聰。
鳳池仍舊渥,虎觀冊新功。
晝日槐方翠,秋風棗已紅。
直須先抗議,莫待入云中。
不契梁王暗渡江,
一身無地避慚惶。
九年面壁成何事,
賺卻平人入鑊湯。
榕陰缺處見西山,
步遍墻陰落照間。
誰信史君無一事,
只知終日與僧閒。
猶有殘蟬掛別枝,
紡車聲亂豆花籬。
蘋鄉又聽新蛩語,
寒女功裘待上機。
九十春光欲盡天。愁緒今年。更勝前年。
依人新燕惹人憐。學語纏綿。學舞翩躚。
遣悶還臨鏡檻邊。幾幅詩箋。一炷爐煙。
無聊終覺口難傳。風已蕭然。雨又凄然。
邵伯道中
一道河流遠接天,兩行官柳復蕭然。
村舂歷歷鳴何處,彷佛孤煙落日邊。
回首山光古寺基,拂天寒木耿斜暉。
孤撐漸與鐘聲遠,但見風幡竹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