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別秦觀三首 其三
高安此去風濤惡,
猶有廬山得縱游。
便欲攜君解船去,
念君無罪去何求。
高安此去風濤惡,
猶有廬山得縱游。
便欲攜君解船去,
念君無罪去何求。
從這里前往高安風濤險惡,但還有廬山可以盡情游覽。我真想立刻帶著你解開纜繩乘船離去,可想到你無罪卻要離開,這是為何呢。
高安:地名。
縱游:盡情游覽。
解船:開船,起航。
秦觀因受黨爭牽連被貶,詩人在高郵與秦觀分別時創作此詩。當時北宋黨爭激烈,許多文人受到牽連被貶謫,詩人目睹友人無辜被貶,心中憤懣不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秦觀無罪被貶的同情和憤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在黨爭背景下相互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對不公平現象的批判。
有佛無佛不得住,三千里外無憑據。趙州贏得口皮光,卻是者僧知落處。
將軍羽扇自臨戎,帳下健兒爭立功。鐵馬莫來淮上牧,漢家旗纛半天紅。
奇峰閟天經,合沓神化積。密石涓細流,陰霞蕩虛壁。息心響空音,萬象俱踐夕。流景媚林姿,歸禽度云隙。平挹遙海蒼,俯眷雙湖白。空水倒群峰,恍惚天地易。洪幽撰耳目,眺聽理勿隔。永觀元化初,于焉振霄翮。
作鎮雄三晉,蒼茫最上頭。千尋開巨嶂,一氣拱神州。雨蝕殘碑古,苔荒故壘秋。山形依舊在,霸業付東流。
扶桑并咸池,窅窅殊在下。真陽涵素光,無晝亦無夜。神體當自保,不與物俱化。運齡從此長,塵緣頓消謝。
壯懷投筆負輪囷,膚發摩挲念此身。斗室燈孤堪作伴,方庭月大可分鄰。強回英氣膺新命,苦托勞心記賤辰。望斷歸期春遠近,長宵知有未眠人。
泬寥千里寒空色,誰教玉龍輕占。望里仍飛,愁邊又聚,不許梨花香泛。陽臺恨斂,漫提起巫峰,那回春感。夢雨蒼涼,楚腰羞向近來減。探梅曾約舊崦,鶴衣尋徑處,幽境空念。澹欲黏天,濃應釀雪,贏得今番凄黯。山螺翠掩。更隱約疏林,墨痕低染。界破冥濛,冷鴉三四點。
莫辭迢遞供杯茶,香噴云腴映彩霞。兩兩夢中休說夢,覺來渾是夢中花。尋幽覓勝到天臺,觸目風光剪剪開。欲問曇猷舊遺跡,千山排闥送青來。
間關萬里客,黯淡數家村。館伴勞梅尉,饔人候竹門。石橫溪自怒,山寂鳥長喧。最愛停車處,丹楓滿綠原。
妝梅夢靨,流水步塵,黃昏梵宇深寂。又是染霜奩月,微微變林色。殘年事,蕭寺客。念過此、迅如煙驛。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認頭白。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尋常付陳跡。幾度意銷魂斷,平居睇鄉國。傷歌淚,痕暗藉。更萬感、盡非疇昔。俊游遠,撲面風花,還記今夕。
臺灣雖異域,唇齒卻相依。沿海六七省,全賴作藩籬。臺安內地樂,臺動天下疑。未雨不綢繆,終必悔噬臍。誰云海外島,不可令民滋。有人此有土,氣運不可羈。時哉弗可失,愿君聊慎思。民弱盜將據,盜起番亦悲。荷蘭與日本,眈眈共朵頤。王化大無外,何患此繁蚩。
明珠捧出價難論,筑玉豐姿剪雪痕。小字呼來仙有骨,雙眸著處佛銷魂。偶臨淺水教花妒,若化輕云定月奔。一粒江南紅豆子,還依芳草長情根。
日日貔貅擁六街,東南陰氣半為霾。紅塵撲岸飛陰火,白浪橫灘瀉積骸。燕戀眾雛盤舊壘,蜂憐殘蜜守空厓。野人不問興亡事,只覺秋光到處佳。
自君客淮水,十載歇歡愛。如何牛女星,猶得年年會。露壓樹枝低,門前烏夜啼。烏啼因甚惡,嗟爾亦雙棲。
山川千里戰塵清,不負當初齧指盟。從此胡兒敢欺我,江淮草木已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