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釵 其二 憶別
橫塘路,西陵渡。柳絲遮斷憑樓處。
曉風清,早潮平。一幅輕帆,十里長亭。行。行。
留難住,愁無數。劉郎自為桃花誤。
炙銀笙,弄瑤箏。三生舊約,半晌離情。停。停。
橫塘路,西陵渡。柳絲遮斷憑樓處。
曉風清,早潮平。一幅輕帆,十里長亭。行。行。
留難住,愁無數。劉郎自為桃花誤。
炙銀笙,弄瑤箏。三生舊約,半晌離情。停。停。
在橫塘的道路旁,西陵的渡口邊,柳絲擋住了我憑樓遠望之處。清晨的風清爽,早潮平靜,一艘輕帆船,經過十里長亭,前行、前行。想挽留卻留不住,愁緒無數。我就像劉郎一樣,因桃花而耽誤。聽著銀笙吹奏,看著佳人彈著瑤箏,想著三生的舊約,片刻間離情涌動,停下、停下。
橫塘:地名,在今江蘇蘇州西南。
西陵渡:渡口名,在今杭州西興鎮。
劉郎:指東漢劉晨,傳說他入天臺山遇仙女,后因思念仙女而耽誤。
炙銀笙:吹奏銀笙。
弄瑤箏:彈奏瑤箏。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詞人在與戀人分別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安定,但詞人自身面臨與愛人分離,心中滿是離愁別緒。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別之情。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細膩,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婉約詞的風格特色。
怯雨宜晴不識愁,去隨青草牧春牛。無人古路歌兼笑,歸去山花插滿頭。
曉牧侵星大暑天,晝尋芳樹綠陰眠。惜牛不使沖殘日,歸帶黃昏飲小川。
角穿黃穗手橫笳,不省人間有鬢華。落日西風歸去路,枯桑黃葉兩三家。
枯笛手持無律呂,清風曲調逐時新。數竿冬日渾無價,暖靠牛眠不教人。
嗟嗟倦鳥,夕投風林。豈無故棲,遠隔云岑。欲求友聲,孰明其心。聊爾戢翼,息此叢陰。
嗟嗟倦鳥,載鳴載飛。云霄既遐,霜林焉依。顧瞻南枝,矢言遄歸。求匹時雛,庶幾靡遺。
嗟嗟倦鳥,從風徘徊。無心高翔,愿言卑棲。安得舊侶,同聲和諧。爰止邱隅,愜哉夙懷。
嗟嗟倦鳥,集于霜條。伊昔春明,園列榮標。振羽翩翩,鳴聲交交。今如之何,奮翼為勞。
首路平肩輿,伊軋如過艇。延緣惑新蹊,恰有山靈請。
嵐光露西岫,雨意接東嶺。始知集云關,尚在凌霄頂。
騰空橫卓闊,俯覆作幽屏。回身迷去蹤,艮背詫來境。
鎮心覓泉竇,惜力支茶鼎。逢僧不言禪,說虎久無怲。
焉得山中人,招我蹈箕潁。斯游固非偶,此意竟誰領。
頗嫌執圖經,瑣瑣劃八景。
驕陽炙地氣騰火,百計娛心無一可。為君畫扇固樂為,解衣盤礴屢不果。
日轉低檐畫似年,風戰破窗塵似簸。暫借君扇揮蒼蠅,引滿一杯更鼾亸。
清夢非因復非想,冰界香天失故我。萬樹梅花照骨寒,病葉狂花幻霜朵。
急醒覓扇扇在手,摹取一枝興亦頗。寄到神清酒甕邊,知君志在孤山左。
世間萬事無如酒,醉眼看花花盡丑。惟有梅花惡獨醒,直使《離騷》不能取。
吾兄轟飲日萬錢,閉門廿載梅為友。殘星掛檐月不動,急雨打窗風若吼。
此時吾兄睡方穩,長瓶支背瓢承肘。今春梅花不著花,索我畫扇親自走。
衰病撓心興致疏,粗枝亂蕊拙堪忸。顧我原非縱鶴翁,知君未是和羹手。
寥落江邊聽雨聲,遠游都最可憐生。扁舟方喜饒歸興,尊酒難消送別情。
身世離憂堪痛哭,交親得路亦前盟。春風吹綠東流水,穩護云帆度客程。
異地相逢狎鷺鷗,聯吟爭欲笑曹劉。春朝難制思親淚,旅邸翻添送客愁。
詩壓歸裝抵瓊佩,云回飛鳥入孤舟。波濤壯闊多珍重,莫為生涯嘆繡鉤。
谷雨新晴后,頭綱驛遞初。
綠挼雙掌細,香迸一旗舒。
玉盎梅花噴,銀瓶薤葉儲。
賜先黃閣老,波及大君余。
竹里泉聲沸,窗間午睡徐。
當筵思筍蕨,奉母憶籃輿。
旅食經年別,平安數寄書。
緘題將遠問,藉以慰門閭。
山行多雅興,十里幾人家。林葉垂朱實,蹊藤落紫花。緣崖防轉石,傍岸畏頹沙。不見前溪堡,遙聞奏暮笳。
歲月驚長道,風塵惜舊綈。鉤云盤曲磴,沿月溯回溪。南國疲征斂,西戎厭鼓鼙。山深正愁絕,落日鷓鴣啼。
共說關門險,岧峣不可攀。山峰藏曲折,澗道瀉潺湲。絕壁人愁下,長林鳥倦還。官程元有限,行旅敢辭艱。
向夕人煙近,肩輿歷翠微。驛花明去節,山霧上征衣。果熟收梨棗,蔬香煮蕨薇。開樽對佳客,且喜吏人稀。
珠落鳳凰池,絳云如組。南國留人處延佇。
翠簾高卷,一派桐花清舉。藝林開玉宇,今猶古。
應有麗鬟,含情無語。眉向檀郎舞箏柱。
欲飛雙燕,彈盡六朝金縷。世間春幾許,君全取。
金粉描成增綽約。夢里莊生,已遂逍遙樂。不學秦宮花里活。回翔暫共云霄鶴。
一縷香魂箋樣薄。也自雙飛,也自雙雙落。深院有人方笑謔。輕輕搭上鞦韆索。
落紅庭院晝愔愔,半晌微晴半晌陰。
滯雨添成歸燕懶,峭寒能否病鸚禁?
偶抬柳眼只生悵,稍展蕉心且見侵。
莫怨東風慳與便,吹猶不散釀還深。
瑤花開遍滿前村,
風引清香忽入門。
識得程途休畏遠,
好邀名友去開樽。
梧院風多,蕉窗雨過,無端又動離愁。百結柔情,涌來萬緒千頭。
堪憐誤卻英姿女,到而今、塵念皆休。恨悠悠。往事思量,心若懸鉤。
別來屈指須三月,勸加餐珍重,勿念歸舟。咫尺天涯,凄涼兩地皆秋。
堪欣已定同偕處,想人生、那得長留。和清謳。剔盡銀釭,聽斷更籌。
彭澤當年成菊癖,予今亦欲訂蘭盟。
三杯酒向花邊瀉,一首詩從月下賡。
白云無種滿地生,有時出山為雨露。老僧惆悵望云歸,盡日庵前自來去。
老僧拂榻人不知,獨與清風事來去。朝昏宴坐向軒中,此身便是清風主。
老僧坐見萬物空,往往終日居此臺。破衣兀坐若枯木,山鳥不怕行莓苔。
老僧拂拭待游者,云骨一片莓苔青。塵埃萬事心若醉,到此不覺令人醒。
古樂破散鄭衛起,走入萬物不可名。山中惆悵莫能到,疑是舜時韶一聲。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獨上高高臺。四邊不肯著閑樹,故要滿坐清光來。
林間旋疊石為路,日日自汲澗底泉。老僧意趣似童子,洗手濯足聽潺湲。
居山活計隨時用,
觸事都從舊路行。
只把手頭些子力,
撥開火種自燒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