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華山和姚敏仲
城中獨聳高山勝,到此方聞鳥雀喧。
一片綠云鋪雉堞,雙流白練繞江村。
亭臨小市初通路,屋對深林未有門。
險阻聽君談鐵嶺,未曾攀陟已消魂。
城中獨聳高山勝,到此方聞鳥雀喧。
一片綠云鋪雉堞,雙流白練繞江村。
亭臨小市初通路,屋對深林未有門。
險阻聽君談鐵嶺,未曾攀陟已消魂。
在城中獨自聳立著如此優美的高山,來到這里才聽到鳥雀喧鬧的聲音。綠色的云霧如毛毯般鋪在城墻上,兩條白色的水流如絲帶般環繞著江邊的村落。亭子臨近小集市,剛剛修通道路,房屋對著幽深的樹林,還沒有門徑。聽你談論鐵嶺的險阻,我還沒攀登就已心醉神迷。
雉堞:城墻上的矮墻。
白練:白色的絲帶,這里形容江水。
攀陟:攀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與友人姚敏仲同游黃華山,在游覽過程中,被黃華山的美景和友人講述的鐵嶺險阻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黃華山及其周邊的景色,突出其清幽秀麗和獨特的地理特征。其特點是寫景生動形象,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獨特感受。
烽火邊城羽檄催
旌旗十萬下龍堆
年來無復封侯志
一夜湖山夢幾回
遠水綠平帆,
帆外一痕煙樹。
隔對青山幾點,
是渡江何處。
碧天霜重雁痕低,
簾卷亂峰雨。
獨倚畫屏秋管,
等晚潮回去。
不是風幡不是心,
衲僧徒自強錐針。
巖房雨過昏煙靜,
臥聽涼風生竹林。
無媒歸別業,所向自乖心。
閭里故人少,田園荒草深。
浪翻全失岸,竹迸別成林。
鷗鳥猶相識,時來聽苦吟。
蟹壯湖村橙子黃,秫田繞舍未全荒。
雙親住在姑溪上,卻望青山是故鄉。
伯兄遠游江北邊,仲兄溧上舊青氈。
別后遙知不索寞,梅花月下玩先天。
九錫潘文已近裁,
山陽下殿詔書哀。
孤臣篋有曹瞞傳,
永夜殘燈掩淚開。
竹軒貪爽豁,高臥與峰齊。
枕上夢初覺,檐前日已低。
野花開絕壁,山鳥浴晴溪。
識得浮生理,閒云過嶺西。
傷心千古才人淚,都在倚聲中。隔浦風荷,拂堤煙柳,歷歷舊游蹤。
吳門家住,長安久旅,憔悴應同。且共尊前,莫思身外,一晌疏慵。
蕭蕭行李去匆匆,人擬前身是晦翁。還少當年十二考,冰壺秋月此心同。
平生蹤跡使人疑,一片丹心祗自知。雪攪長空人語少,且攜妻子共流離。
自笑逢迎百不能,人間好漢亦相憎。萍蹤到處曾飄泊,游宦恰如行腳僧。
官居斗邑宦情微,
未老投簪早見幾。
門外新開松菊徑,
山中閒制芰荷衣。
甘同倦鳥投林宿,
笑看浮云作雨歸。
心欲掛冠猶未遂,
輸君先上釣魚磯。
起借薪司盜國柄,表里朋奸挾奉圣。羅鉗吉綱踞北寺,一獄同文鉤黨盡。
封疆案入魏大中,吏部出餞吳門東。臥起三日聘以女,地下逢比行相從。
刺天緹騎大聲吼,呼囚地擲鋃鐺手。開讀未竟一傳香,蜂擁山崩負傷走。
鳴呼荊軻聶政非丈夫,輕生一擲胡為乎。死利于國乃得所,五人髑髏血模糊。
君不見飛星墮月恣燕啄,皇嗣殄絕主勢孤。內摻衷甲僭鹵簿,兒孫彪虎繁有徒。
自有此舉駕帖止,劫漕危言其魄禠。明年真龍捧日飛,倒塌冰山滅禍水。
乃知五人不死死猶生,一怒強踰十萬兵。豈惟東林借生氣,力扶天柱東南傾。
普惠祠基鬼其宅,穹碑大字書姓名。行人下馬酹杯酒,神鴉墓木悲風聲。
只道關中去,
潯陽又此行。
岳云居士屐,
江月使臣觥。
綰印應長嘯,
談詩不用名。
匡君山下鹿,
聞已候雙旌。
南岳歸來日未斜
洞門寂寂鎖煙霞
喚回鶴夢三千歲
手種碧桃剛著花
蟻聚蜂屯十二秋,誰知重上勝棋樓。
已隨浮世滄桑換,惟見長江日夜流。
一局楸枰空得失,六朝煙景足句留。
英雄不及盧家婦,依舊湖名喚莫愁。
是風是幡君莫疑,
百草叢中信步歸。
王道太平無忌諱,
戲蝶流鶯繞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