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門謾吟
蕭蕭行李去匆匆,人擬前身是晦翁。還少當年十二考,冰壺秋月此心同。
平生蹤跡使人疑,一片丹心祗自知。雪攪長空人語少,且攜妻子共流離。
自笑逢迎百不能,人間好漢亦相憎。萍蹤到處曾飄泊,游宦恰如行腳僧。
蕭蕭行李去匆匆,人擬前身是晦翁。還少當年十二考,冰壺秋月此心同。
平生蹤跡使人疑,一片丹心祗自知。雪攪長空人語少,且攜妻子共流離。
自笑逢迎百不能,人間好漢亦相憎。萍蹤到處曾飄泊,游宦恰如行腳僧。
簡陋的行李在風中作響,行程匆匆離去,有人猜測我前世是朱熹(晦翁)。比起當年少了十二次考核,但我這顆心如同冰壺秋月般高潔。生平足跡讓人懷疑,一片赤誠之心只有自己知曉。大雪攪亂長空,人聲稀少,暫且帶著妻子兒女一同漂泊。自嘲自己完全不會逢迎討好,連世間好漢也憎惡我。蹤跡如浮萍處處漂泊,游宦生涯恰如云游的僧人。
蕭蕭:形容行李簡陋、稀疏的樣子。
晦翁: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別號,此處借指有學識或高潔之人。
十二考:古代官員考核制度,此處泛指多次考核、仕途經歷。
冰壺秋月:比喻心地純潔,品德高尚,如冰清的壺、秋夜的月。
萍蹤: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的蹤跡。
行腳僧:云游四方、居無定所的僧人,此處喻指游宦生涯的漂泊。
推測為詩人因仕途不順、遭人誤解,離開都城時所作。詩中“游宦”“流離”“行腳僧”等詞,反映其官場漂泊、不被理解的處境;“冰壺秋月”則暗示其雖處困境仍堅守高潔本心的心境。
全詩以離都行程為線索,通過描寫行李匆匆、風雪流離、自嘲逢迎等場景,展現游宦生涯的漂泊與無奈,同時以“冰壺秋月”“丹心”等詞凸顯內心的高潔。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反映古代文人仕途困境的寫實之作。
碧香當日薦金船,桑落宜城不直錢。一自黃堂沉醉后,至今追憶尚流涎。
不知吾室陋,靜寄便為安。早與世情遠,況逢春夢殘。讀書能卻病,得意每忘餐。荊棘蔽天地,傷心行路難。
念罷南無阿彌陀,臺風挾勢雨滂沱。夜深胸翳無靈藥,起讀文山正氣歌。
科目連雙中,聲名莫二渠。手曾攀折檻,客有泣辭車。速化非吾事,偷閑只古書。黑頭黃壤去,有昊定何如。投老欣相得,論心恨較遲。披文流涕疏,分韻泛湖詩。天奪過逢樂,人興殄瘁悲。何須金馬客,解制玉樓辭。
琁臺麗白日,曾閣切天階。朱門夾馳道,甲第列東西。峨峨衣冠士,濟濟照金閨。長嘯霄漢間,歸來尋舊溪。箕山為我友,首陽為我儕。洗耳千仞壑,采薇清云梯。
一嘯乾坤只自癡,春風回首嘆支離。人情已厭惟杯酒,世事其如渾局棋。寂寞楊雄誰問汝,浮沉阮籍是吾師。欲知冥徙逍遙意,與爾相看酩酊時。
榆柳綠陰成,菰蒲野水生。好風催掛席,遲日衍歸程。麥熟吳蠶老,桑稀布谷鳴。南山橫一抹,漸覺近人明。
梅峰清絕地,中有學神仙。日晏無雞犬,云閒枕石眠。秋風松子落,夜月澗聲懸。蝶夢蘧然覺,無言但草玄。
長門花發曉鶯啼,二月春光滿帝畿。不信東風偏著柳,浪教風絮點人衣。
華國文章柱世才,相君宗伯兩還該。時人謾道東床好,自信風流有許來。
兩山夾長溪,石壁忽抵截。一竅正中開,?岏象棖闑。不假造化功,世人焉得設。萬古祗如斯,消磨幾行客。
勸君且醉甕頭春,休把升沉累此身。自古功名須遇主,到頭富貴不由人。蟠胸器業元高世,落筆詞章更出塵。道在何憂年少去,九重前席會相親。
蕭條人事逢佳節,云凈天高景倍生。落帽幾人羞短發,繁霜空自對寒英。愁飄紅葉減山色,愛聳青松聽鶴聲。歲歲茱萸看不盡,江帆溪月此時情。
溶溶新水滿平湖,舴艋西風十幅蒲。輕逐斷云歸百粵,遠沖寒雨落三吳。勢凌星斗如奔馬,遠拂滄州起浴鳧。周道只今平似砥,不須翹首羨莼鱸。
雍容文雅深,王吉共追尋。當壚應酤酒,托意且彈琴。上林能作賦,長門得賜金。唯當有漢主,知懷封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