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寺觀念庵松
高臺寒雪曉相過,
愛看松枝掛碧蘿。
珍重枯禪勤護惜,
念庵手植已無多。
高臺寒雪曉相過,
愛看松枝掛碧蘿。
珍重枯禪勤護惜,
念庵手植已無多。
清晨,帶著寒意的雪來到高臺寺,我很喜歡看松枝上掛著碧綠的藤蘿。要珍惜枯禪般的修行者精心護持愛惜的松樹,念庵親手栽種的如今已所剩不多了。
高臺:指高臺寺。
寒雪:帶著寒意的雪。
碧蘿:碧綠的藤蘿。
枯禪:指枯坐參禪,這里指像枯禪一樣的修行者。
念庵:人名,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判斷。
具體創作背景需更多資料考證。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高臺寺游玩時,看到念庵手植的松樹所剩不多,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處于一個相對安靜、注重禪修的環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念庵手植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身邊事物的細膩情感。
斗杓直。斜倚長空蕩碧。燕臺樹、春信幾番,隔嶺梅花暗無色。貂裘敝去國。忘識。東華舊客。桑滄恨、追話舊游,珍托云鴻去書尺。
蠻江記萍跡。正鳥寄回檣,鷗笑爭席。饑驅何補泉明食。剩壓袖詩重,伴裝琴古,歸帆風利破數驛。悵人阻南北。
悽惻。怨懷積。耐燭影秋寒,花事春寂。煙波渺渺蒼無極。況觸恨杯酒,閟音亭笛。西崦曾翠,剪贈我,暈硯滴。
才子傳神筆一枝,
吟來恍睹舊豐姿。
旗亭他日翻新譜,
絕妙人歌絕妙詩。
引入開渠學種花,
欲從園叟伴煙霞。
何時甕繭成仙騎,
騎向璿宮問歲華。
山河一統鞏皇圖,拜命東南鎮海隅。
賈勇旌旄雄虎豹,先登精銳競蝥弧。
期標南國千年柱,如渡西川五月瀘。
亦喜務農休士馬,恐因忘戰啟憂虞。
紫電清霜武庫多,轉輸誰是漢蕭何。
將軍不喜髀生肉,甲士翻嫌海息波。
懸哨如籠麟谷鴿,銜枚似趁蔡州鵝。
陣頭目極吳門練,疑有驊騮傍水過。
水邊靜坐天將暮,
猶自盤桓未成去。
馬上回頭更一觀,
云煙已隔無重數。
十載歸耕歷下田,門生多是石渠賢。儒林經術推師授,憲府聲華借使權。
登閣濤飛滄海雪,揮毫霞起赤城天。飄零賦客頻收召,行見甘泉侍從年。
君家越觀望秦稽,攬轡今尋甲楯棲。使者寧知榮繡斧,詞人應自問丹梯。
扁舟先向苕邊過,斗酒還從箬下攜。后夜不須占太史,德星高映五湖西。
乾地成霜水地冰,
薄冰頑白厚冰清。
阿婆老去鉛華少,
西抹東涂畫不成。
一條仙帔織青霓,
松雪巖前伴鶴棲。
韶光駒隙歲華過,
齒豁毛斑奈若何。
追溯往時書少讀,
悵然莫及已蹉跎。
窗曉露微明,未醒雙文睡。輾轉玩瓊顏,愛煞斜鬟膩。
睡淺為郎羞,擁損重樓被。后夜卻防郎,只枕郎君臂。
紫棧已停熏,銀蠟仍銷焰。共影守殘更,相惜還相厭。
蕉萃此時心,郎定無由見。獨有夜啼烏,仿佛聞微嘆。
階憐好月癡,窗厭孤燈慘。無味夜來風,空逗簾犀飐。
莫檢枕函書,舊淚痕痕黮。都得幾絲愁,縈損春山點。
人間酒客兼詩客,天上文星與將星。
情知太乙已西游,
筑館焉能強挽留。
此老平生讓人者,
佛來我去尚何求。
秋空晚自明,
孤煙澹難起。
適意一枝筇,
時來對寒水。
封畔墾耕綠不勻,田齊雄焰化飛磷。
芘芣花發髑髏孔,葛蔂苗纏屃屃身。
日暮謳吟愁牧豎,劫馀鐘鼎竄風塵。
如何不及于陵子,寸冢于今尚姓陳。
新豐女兒顏色好,上郭下郭踏青道。
鬢后橫挑金郁釵,耳邊斜插長命草。
美人愛草但宜春,陌頭嘗畏清霜早。
況值茂陵薄倖郎,白頭有恨不堪掃。
君不見楚姬流血墓冢青,嬌寵何曾及年老。
東風雨晴日杲杲,與君百歲愿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