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緩步臥龍始盡見此山全體
老眼山林自是宜,臥龍春晚夕陽遲。
芒鞋竹杖經行遍,絕勝籃輿喝道時。
老眼山林自是宜,臥龍春晚夕陽遲。
芒鞋竹杖經行遍,絕勝籃輿喝道時。
我這雙老眼本就適合欣賞山林景色,在暮春傍晚,夕陽遲遲不落,我漫步在臥龍山中。我穿著草鞋、拄著竹杖走遍了這里,這遠遠勝過坐著轎子、前呼后擁地出行。
老眼:詩人自指,年老之眼。
自是宜:本就適宜。
芒鞋:草鞋。
經行:走過。
絕勝:遠遠勝過。
籃輿:轎子。
喝道:古代官員出行,差役在前邊吆喝開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暮春時節來到臥龍山,被山林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厭倦了官場的喧囂,向往山林的寧靜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喜愛和對閑適自在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比手法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態度。
年事依稀鬢復青,看書細字眼猶明。
池邊自種桃初熟,籬下曾枯竹再生。
已覺貂蟬除世念,未妨龜鶴伴詩情。
日供薪水門人職,準擬金丹點鐵成。
十五日已前是結,十五日已后是解。
結也著,解也著,開眼合眼,伸腳縮腳。
佛祖老婆,應病與藥。
而今正體全安,藥病一時掃卻。
赤條條,空索索,月下風前嘯一聲,驚起松梢千歲鶴。
錯錯,風吹殿角搖鈴鐸。
無住著,老禪魔。歡喜少,惡性多。
三毒花中結苦果,蒺蔾園里養蜂窠。
說調普賢賣白象,呼喚兒童填黃河。
戲弄南山老虎,踏翻北海滄波。
洗盡佛祖冤,法戰罷干戈。
五千文字拭抹布,一會靈山糞掃籮。
謾將無義語,唱起闡提歌。
調古不堪聽,聲極透巖阿。
能妙轉,絕捫摩。
六用機中抽線,電光影里攛梭。
織成無縫襖,繡出沒底靴。
三臺舞罷呵呵笑,笑倒多年黑老婆。
白頭波上白頭翁,竹葉杯邊竹葉叢。
烹鴈罪因應鴈得,非魚樂語詎魚同。
醉醒未覺乾坤異,起滅懸知水鏡空。
嚴子向來無世念,謝郎今日有家風。
一切音聲相,是人聽以耳。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聽。
非特以眼聽,六根互為用。當其互用時,根境不相雜。
譬如帝珠網,交光相融攝。即此融攝相,各各住自位。
以此三昧力,普施于一切。俾不離聲色,透出聲色海。
眼處若聞聲,耳處得解脫。共證十方空,同名觀自在。
我作如是贊,定招妄語罪。既招妄語罪,畫者亦是妄。
畫者既是妄,此相非真實。于非真實處,此相常現前。
應作如是觀,是真法供養。
粼粼水增波,疊疊云弄影。
昔夸春徑妍,今愛秋塘靜。
芳筵集賓彥,清宴除艷靚。
時當新雨余,蒼翠獻林嶺。
既忻沖抱舒,復快遠目騁。
仰嘉鐘鼎人,而迺眷箕潁。
深營察高趣,雅詠發沉景。
獨使和者難,一夕愁欲癭。
尋思秘閣賢郎樣,一似梅花帶竹枝。
每到君邊作梅想,卻來梅下讀君詩。
崇奎堂暖春風候,射的山寒夜雪時。
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說心期。
命拙仍多故,君來每慰情。
艱虞還儉歲,文字久寒盟。
又作家山別,寬為數月程。
閑門閉蕭瑟,病眼向誰明。
年來已是飽知津,倦客空驚老大身。
傍塞兵戈猶曩日,滿園桃李又新春。
半生飄泊成何事,一味癡頑略勝人。
欲問洛翁功用處,夢中了了醉中真。
樟樹何年種,娑娑滿寺門。
金身虛像設,畫壁盡塵昏。
龍虎青山遠,冰霜碧甃存。
坊官敬人客,頃刻具肴尊。
滌盡妖氛氣,粧成富貴冬。
梅花香處覺,人意火邊濃。
未暖那飛絮,非寒底見松。
絕憐階下竹,腰折為誰恭。
鈴齋靜暇鎖棠陰,幽壑何妨窈窕尋。
咳唾珠璣輝眾目,錚??琴瑟樂賓心。
引杯非為黃花醉,設席欣逢皂蓋臨。
來歲茱萸賜朝士,看君鯨吸玉壺斟。
父曹源,祖密庵。
碧落碑,無贗本。
破沙盆,正法眼。
清廟瑟有遺音,坐者立者,以心印心。
不肖之子,作如是贊。
非特旌于往古,亦乃詔于來今。
長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陰鬢發催。
謀國已嗟無位及,憂家只怕有書來。
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驚心不要開。
焉得兒男備征戍,等閑挈取版圖回。
放翁去作水中仙,有子生平在眼前。
鐘愛甚于賢伯仲,傳家仍自好詩篇。
肯為筦庫官無小,會復公侯澤更綿。
我亦與君非久別,秋來須上浙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