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馬季思禁體雪二首 其一
滌盡妖氛氣,粧成富貴冬。
梅花香處覺,人意火邊濃。
未暖那飛絮,非寒底見松。
絕憐階下竹,腰折為誰恭。
滌盡妖氛氣,粧成富貴冬。
梅花香處覺,人意火邊濃。
未暖那飛絮,非寒底見松。
絕憐階下竹,腰折為誰恭。
大雪滌蕩盡了妖邪的氣息,把冬天裝點成富貴的模樣。在梅花飄香的地方能感受到雪的存在,人們圍著火爐情意正濃。天氣還沒暖和怎么會有像飛絮般的雪,不寒冷又怎能凸顯出松樹的品格。最讓人憐惜臺階下的竹子,它腰都折了是在向誰表示恭敬呢。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禁體:一種作詩的方式,規定某些字不能用。
妖氛:指不好的氣息。
底:何,怎么。
絕憐:十分憐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馬季思作了禁體雪詩,作者依韻和詩。當時可能正值下雪,詩人看到雪后景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雪景展開,描繪雪后景象并借景抒情。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技巧與情感。
云靜天青皓月明。光焰萬方盈。西窗簾卷晚風清。憑欄望,夜三更。書傳聊慰人千里,同作客,倍多情。詩詞非我擅平生。試弄筆,韻初成。
終日躚躚舞綠袍,有錢繩串戲兒曹。爭如收腳床頭坐,滿眼春風醉碧桃。
烏帽翠云裘,行藏得自由。月宵尤醒藉,天路更風流。不作塵中夢,甘為世外游。林泉堪縱目,勢利懶回頭。華發雪霜眉,頻將羽扇揮。兒童呼矍鑠,樵牧笑希夷。不識當今諱,寧諳薄俗機。清歌三四曲,猿嘯鶴驚飛。竹杖芰荷衣,青鞋白接?。腹儲徐邈酒,胸貯杜陵詩。白發搔風短,青山過雨奇。杯酣芳興動,簫管倚云吹。野服帽頻欹,登臨倚翠微。清煙衰柳外,孤鶩落霞飛。草露粘芒屨,松云上布衣。清吟山路晚,瘦策踏斜暉。
凄涼傷歲暮,飄泊又春初。裘敝因除目,骨銷是謗書。莫緣臣節苦,便與世情疏。迢遞蒼梧道,新恩未可虛。
千里徐滕路,愁云慘不開。使方求郡瘼,天未恤民災。餓殍填途臥,浮尸蔽水來。圖存歸盜賊,忍愛鬻嬰孩。行乞無人顧,生于死更哀。勸分遭吏毒,貧與富俱摧。不任驅征役,相甘食棄骸。一時輕轉竄,幾日可招徠。漢詔先懲已,周官重理財。憂勤勞主上,調燮仰元臺。倘及收麰麥,猶堪濟草萊。歲功曾預講,國本在深培。望望諸侯境,紛紛御史臺。豈無同志者,空復淚盈腮。
溪翁死后諫書焚,怪得和戎近有孫。寄語岳家新宰士,當時謝表幾行存。
學道休妻別子,氣財酒色捐除。攀緣愛念永教無。絕盡憂愁思慮。不得無明暫起,逍遙物外閑居。常清常凈是功夫。相稱全真門戶。
十八年前,曾共汝、同聽鷓鴣。豪情似、大旗飛動,要把龍屠。一襲戎衣生入塞,滿天冰雪出無車。至如今抱劍客長安,非易居。天下有,真丈夫。衣冠者,異狂吾。到樂游原上,去望江湖。世上兒嗤原憲輩,軍中我類仲宣徒。對長天大野想當時,劉寄奴。
細雨緣山到,清風待客來。閣凌霄漢起,門傍斗牛開。云樹千家錦,豪華六代才。遺蹤不可問,今古一銜杯。
杯殘膏燼夜如何,徙倚難支歲事過。苦境正愁明日又,孤吟莫訝此宵多。
欄馬墻西欲暮春,花飛不復過中旬。倚天樓閣晴光里,爭撲珠簾不避人。
桃花李花互爭新,柳葉柳枝俱路塵。唯有蒼虬自霄漢,不關霜雪不關春。
松下揮鳴弦,涼風滿庭除。振衣紅塵表,濯纓清水渠。虛名果何益,此樂將焉如。伊人幸同姓,行矣巾吾車。
我本厭塵市,志在棲幽清。還聽客城雨,深夜愁寒更。山中兩道士,孤鐺煮雷鳴。漱沐得清謠,久卻世上名。何用王子喬,相從學長生。
炎夏曾經,不曾有這番酷熱。抬頭望驕陽似火,晴空如碧。魚死涸塘沫已盡,蟬鳴枯樹聲未歇。待清風涼雨幾時來,無消息。電光閃,迅雷急。風掃處,繁華歇。看火云萬里,烈煙千尺。茅屋遠天能避暑,高樓近日炎相逼。問舊家庭院夜如何、空思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