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齊圖二首
炮烙煙消四海蘇,文孫威德已弘敷。鉅橋雖有陳陳粟,不濟空山兩餓夫。
孤竹先生鐵肺肝,采薇甘死首陽山。乾坤不朽君臣義,萬古清風激懦頑。
炮烙煙消四海蘇,文孫威德已弘敷。鉅橋雖有陳陳粟,不濟空山兩餓夫。
孤竹先生鐵肺肝,采薇甘死首陽山。乾坤不朽君臣義,萬古清風激懦頑。
商紂王的炮烙之刑的煙火消散,四海百姓得以復蘇,周文王的賢孫周武王威望與德行已經廣泛傳布。鉅橋糧倉雖有堆積如山的糧食,卻救濟不了首陽山挨餓的兩位義士。孤竹國兩位先生有鋼鐵般的肺腑肝膽,甘愿采薇菜餓死在首陽山。天地間永存的是君臣大義,萬古的清風激勵著懦弱與頑劣之人。
炮烙:商紂王所用的酷刑。
文孫:指周武王,文王之孫。弘敷:廣泛傳布。
鉅橋:商紂王的糧倉名。陳陳粟:層層堆積的糧食。
孤竹先生:指伯夷、叔齊,他們是孤竹國國君之子。
采薇:采食野菜。首陽山:伯夷、叔齊隱居和餓死之地。
乾坤:天地。
激懦頑:激勵懦弱和頑劣之人。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位王子,武王伐紂后,他們恥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最終餓死。此詩圍繞這一歷史故事創作,詩人可能是有感于伯夷、叔齊的氣節,在特定情境下表達對這種堅守道義精神的推崇。
主旨是贊頌伯夷、叔齊堅守君臣大義的氣節。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這類作品豐富了對古代仁人志士精神的書寫和傳承。
送春莫便唱陽關,
轉瞬年華月幾彎。
今日晴明浮大白,
行云流水杳難攀。
鄉園惟舊業,鳧鴨自為家。宅比岷陽近,田依杜曲斜。回堤侵芋葉,荒渚帶蕉花。愧謝綸竿叟,江煙度歲華。
南陸當炎日,西淋近水鄉。葡萄沾雨熟,菡萏出波長。溪引觀魚檻,池開射鴨堂。蘭橈自來往,何必下瀟湘。
屬爾家僮凍莫號,為山因雪未為勞。上天賜予從來厚,平地功夫積漸高。
對賞不須康樂屐,遍題何惜管城毛。昨宵北海開樽處,笑挹瓊華泛翠濤。
月上都城鳥不號,賦詩行酒漫辭勞。巷多車馬寧論僻,山有神仙不在高。
耳熱凍思溪外石,年來霜入鬢間毛。君家陽羨茶名久,試掃新虞點素濤。
東風做弄春回樣。相逢依舊夭桃向。
見面也依依。誰知蘭夢時。
羞人銀燭下。絮絮煩阿姐。
含淚倚雕欄。妨他花易殘。
洛下誰家不買居,買居還得似君無。
風光一片非塵世,景物四時成畫圖。
后圃花奇同閬苑,前軒峰好類蓬壺。
人生能向此中老,亦是世間豪丈夫。
萬國梯航賀太平。天人協贊甚分明。
兩階羽舞三苗格,九鼎神金一鑄成。
仙鶴唳,玉芝生。包茅三脊已充庭。
翠華脈脈東封事,日觀云深萬仞青。
鄉園回首重行行,嶺樹江云各系情。
萬里關山勞夜夢,五更風雨壯秋聲。
鹡鸰別后依親舍,鴻雁來時數客程。
待到菊黃橙綠日,團圞相慶笑稱觥。
落落山村遠俗紛,柴關靜掩日初曛。
閒窗吟倦渾無事,臥對青峰看白云。
掩羅帷。又天寒酒醒,斜月畫簾垂。冷焰凄魂,瘦花搖夢,一衾愁碎如絲。更幾點、寒鴉棲樹,有西風、吹上畫羅衣。淺碧屏深。五更凄斷,欲別人時。
誰念江湖聽雨,向銀荷背后,翠黛雙低。簟夢驚猧,蓬窗低雁,天涯消息憐伊。更休說、當時羅髻。已紅樓、簾捲露螢飛。空有玉釵枕函,搖曳相思。
意不含愁句不工,此身辜負幾東風。
杯中有酒春光在,燈下無詩月色空。
把盞幾回傷往事,低頭半晌憶歡悰。
暢談未盡平生意,再索吟箋付楮公。
誰報江神我欲西,怕傳新句落檀溪。
江頭一雨泥三尺,車沒雙輪馬沒蹄。
疏室過清風,午夢初回枕。失笑少年事,欲語口還噤。
束發受章句,眼光入槧鋟。偶弄嫫母姿,愛者忘陋寢。
堂上諸公坐,暗中摸謝沈。染指天家庖,自許精調飪。
后生思大嚼,過屠來密諗。函人恥為函,察革視其朕。
奸者侈異服,吾道悲左衽。泮林十畝地,鴟鸮來集椹。
云中鳥亂群,淵底魚驚淰。積陰塞大荒,不寒思之凜。
嗟子刷天馬,故步愁踔踸。水剪雙玉瞳,凈洗砂石磣。
我為老棄婦,不堪再裹錦。痛哉盧瑑言,此日霖何甚。
定當置高閣,十羽束為審。愛蘭必鋤艾,披麻時見荏。
班固眼如豆,人物混九品。鐵點史公書,佳者拾馀沈。
此語起公興,斗酒快一飲。人才荒年谷,儲之歲必稔。
逸士澗底松,郁之天所稟。八百盡孤寒,日思發帝廩。
君字若修竹,瀟灑風雨秋。
君詩若輕帆,滄海萬斛舟。
快讀意自醒,痼疾一劑瘳。
細讀殊味益,汲井百丈憂。
謙卑六位得,
豫樂四爻非。
莊敬與安肆,
冥冥禍福幾。
伏日登禪閣,蕭蕭松桂秋。云霞開繡戶,城闕隱朱樓。山繞樂游苑,池穿太液流。愛君延賞意,彌覺異鄉愁。
故事南朝日,風流憶謝墩。薜蘿延翠靄,簫鼓送黃昏。鐘阜深藏寺,玄湖曲繞村。帝城瞻王氣,猶自護朱門。
地遠堪遺世,山空忽似秋。虛疑梁苑雪,不盡楚江流。草樹三吳色,云煙六代愁。夜深涼月白,長嘯碧峰頭。
二妙題詩處,招邀載酒來。閣虛頻送暑,晝永數銜杯。日月周京舊,山河禹甸回。登高雖欲賦,愧爾子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