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明甫赴銅鉛場六言七首 其五
世祿鮮由禮法,
家駒勿使荒嬉。
但愿兒讀十紙,
孰云孫隔一皮。
世祿鮮由禮法,
家駒勿使荒嬉。
但愿兒讀十紙,
孰云孫隔一皮。
世襲的俸祿獲得者很少能遵循禮法,希望你這優秀的子弟不要荒廢光陰、嬉戲度日。只愿兒孫能認真讀書,誰說孫子就隔了一層關系而不用教導呢。
世祿:指世襲的俸祿。
鮮:少。
家駒:比喻優秀的子弟。
荒嬉:荒廢學業,嬉戲度日。
十紙:代指讀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送明甫赴任時,結合社會上一些世襲子弟不遵循禮法的現象,有感而發,希望明甫能教育好后代,使其勤奮讀書,遵循禮法。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后輩遵循禮法、勤奮讀書。特點是語言質樸、表意明確。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人重視家庭教育和品德培養的傳統。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墖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相如只謝病,子敬忽云亡。
豈悟瑤臺雪,分雕玉樹行。
清規留草議,故事在封章。
本謂山公啟,而今歿始揚。
金鳳隣銅雀,漳河望鄴城。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返葬長安陌,秋風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時。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遲。
寧知建旟罷,丹旐向京師。
風已清,月朗琴復明。
掩抑悲千態,殷勤是一聲。
歌宛轉,宛轉和更長。
愿為雙鴻鵠,比翼共翱翔。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門緒公侯列,嬪風詩禮行。
松蘿方有寄,桃李忽無成。
劍去雙龍別,雛哀九鳳鳴。
何言嶧山樹,還似半心生。
日已暮,長簷鳥應度。
此時望君君不來,此時思君君不顧。
歌宛轉,宛轉那能異棲宿。
愿為形與影,出入恒相逐。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
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
稍看朱鷺轉,尚識紫騮驕。
寂寂泉臺恨,從茲罷玉簫。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動,氣色五星連。
簪紱趨皇極,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入衞期之子,吁嗟不少留。
情人去何處?淇水日悠悠。
恒碣青云斷,衡漳白露秋。
知君心許國,不是愛封侯。
年光陌上發,香輦禁中游。
草綠鴛鴦殿,花明翡翠樓。
寶杯承露酌,仙管雜風流。
今日陪歡豫,皇恩不可酬。
縞服紛相送,玄扃翳不開。
更悲泉火滅,徒見柳車回。
舊室容衣奠,新塋拱樹栽。
唯應月照簟,潘岳此時哀。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
分疆錫社,派別支流。
居衞仕宋,臣嬴相劉。
廼武廼文,或公或侯。
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
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馬踏槿原霜。
別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