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登樂游故墓
四序周緹鑰,三正紀璿耀。
綠野變初黃,旸山開曉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
漢寢眷遺靈,秦江想余吊。
蟻泛青田酌,鶯歌紫芝調。
柳色搖歲華,冰文蕩春照。
遠跡謝群動,高情符眾妙。
蘭游澹未歸,傾光下巖窈。
四序周緹鑰,三正紀璿耀。
綠野變初黃,旸山開曉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
漢寢眷遺靈,秦江想余吊。
蟻泛青田酌,鶯歌紫芝調。
柳色搖歲華,冰文蕩春照。
遠跡謝群動,高情符眾妙。
蘭游澹未歸,傾光下巖窈。
四季循環如緹鑰轉動,歲首記載著星辰閃耀。綠色田野開始變黃,清晨在向陽山上眺望。天空中高聳著露掌,大地劃分著星界。漢帝陵墓眷顧著遺靈,秦江之畔讓人追思憑吊。人們飲著青田美酒,黃鶯唱著紫芝曲調。柳色搖曳著時光,冰紋蕩漾著春光。遠離塵世喧囂,高尚情懷契合玄妙。悠然出游遲遲未歸,夕陽落入幽深山巖。
四序:四季。緹鑰:古代一種計時的器具。
三正:指歲首。璿耀:星辰的光輝。
旸山:向陽的山。
擢:高聳。露掌:傳說漢武帝造銅仙人承露盤。
星徼:星界。
漢寢:漢朝皇帝的陵墓。
蟻泛:指酒上浮起的泡沫,代指酒。青田酌:美酒。
紫芝調:古代的一種曲調。
歲華:時光。
冰文:冰的紋理。
遠跡:遠離塵世。群動:指世間萬物。
高情:高尚的情懷。眾妙:指道的玄理。
蘭游:美好的出游。
傾光:夕陽。巖窈:幽深的山巖。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特定節日(七日)登上樂游故墓,看到自然景色變化和歷史遺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有閑情逸致游覽古跡,思考歷史與人生。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感慨歷史變遷,表達自身超脫情懷。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語言華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審美情趣。
燕坐心源如止水,
馀工吟筆爛生花。
誰知此老真三昧,
孔老瞿曇共一家。
古劍咸陽墓中得,抉開青云見白日。
蛟龍地底氣如虹,土花千年不敢蝕。
洪爐烈焰初騰精,橫海已覺無長鯨。
世上元無倚天手,匣中誰解不平鳴。
割城恨不逢相如,行酒恨不逢朱虛。
尚方未入朱云請,盟盤合與毛生俱。
誰念田文坐中客?只將彈鋏嘆無魚。
風水生迥瀾,巖柯多礧節。
造物成文章,互用生巧拙。
華囂未足貴,君意早屏絕。
干莫天下利,殺人在寸鐵。
七年不到楓橋寺,
客枕依然半夜鐘。
風月未須輕感慨,
巴山此去尚千重。
雍丘紆路到陳留,
積雨瀰漫漲畎疇。
道左流民形似鬼,
能無百里為分憂。
朝來忽睹淡妝新,
濃抹將毋色未真。
自是中心無所向,
不妨今昔現分身。
心如明月物如云,
心放應為物所分。
欲反此心須去物,
原來還自在天君。
一月普現一切水,
四處分舟同一體。
多中一了一中多,
莫學癡猿撈沼底。
眼底都無礙,悠然見遠山。
山間田已綠,門外草初斑。
化俗真何陋,浮生樂半閒。
相招向城郭,未擬鹿車還。
秋風
滿耳蕭騷夢不成,
殘云涼月夜凄清。
殘云涼月夜凄清。
雜入千家搗練聲。
主中之主,
正令齊舉。
長劍倚天,
誰敢當禦。
明妃掩袂辭青鎖,雨淚盈盈向空灑。
生來不省出羅幃,萬里誰教學騎馬。
待罪長門歲已深,朱顏綠鬢坐銷沈。
君王對面尚如此,安有異域能知心。
一死可辦不足惜,但念無名死何益。
未說黃云出塞愁,妾有甚難長在臆。
琵琶曲譜君勿傳,薄命流落空自憐。
漢宮若奏房中樂,自有關雎樛木篇。
披尋愛名跡,登覽及春曉。
拾級陟臺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繚繞。
已辭桂嶺深,還望洞庭渺。
臨高一灑然,俯仰暢襟抱。
前蹤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茍未廣,近視亦難了。
俗儒登泰山,豈復中原小?
從知古賢達,常令胸次浩。
與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一枕清涼減百憂,不知日影上簾鉤。鐘聲驚破黃粱夢,空羨人間有莫愁。
殘紅宿雨帶輕風,點綴東籬花氣濃。春意中含秋意在,何須零落始知空!
把茅未就橐懸罄,
奎畫飛來天雨花。
欲識高人歸宿處,
佩霞長侍玉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