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二首
一枕清涼減百憂,不知日影上簾鉤。鐘聲驚破黃粱夢,空羨人間有莫愁。
殘紅宿雨帶輕風,點綴東籬花氣濃。春意中含秋意在,何須零落始知空!
一枕清涼減百憂,不知日影上簾鉤。鐘聲驚破黃粱夢,空羨人間有莫愁。
殘紅宿雨帶輕風,點綴東籬花氣濃。春意中含秋意在,何須零落始知空!
頭枕清涼一覺睡去消解了諸多憂愁,都沒發覺日光已爬上了簾鉤。鐘聲驚醒了我如黃粱美夢般的幻想,只能徒然羨慕人間有無憂無慮之人。昨夜殘花帶著宿雨,又有輕風吹拂,點綴著東籬讓花香更濃。春天的意趣中蘊含著秋天的意味,何必等到花朵凋零才明白萬事皆空!
一枕:睡一覺。
簾鉤:掛簾子的鉤子,這里借指簾子。
黃粱夢:出自唐沈既濟《枕中記》,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莫愁: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后用來泛指無憂無慮的人。
殘紅:凋殘的花。
宿雨:昨夜下的雨。
東籬:泛指種菊之地,出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
由于缺乏具體背景資料,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生活較為閑適但內心又有一些感慨之時。可能是在某個春日雨后,詩人一覺醒來,看到窗外景象,引發了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既有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又有對自然和人生的豁達態度。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平實卻富有哲理。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思考。
五鳳樓前觀大酺,肯因工拙見賢愚。優倡數百被錦繡,安得人歌于蔿于。嗜酒彈琴徒自知,累囚尸虎縣前歸。世人名利心不盡,那得再逢元紫芝。
決要求名終是辱,直須致富必成殃。無緣到底應難合,有分元來不用忙。月到望期還自滿,花逢春景自生香。安身卻是謀生地,何必區區漫作狂。
玉佩珊珊怯暮寒,青霄夜半躡飛鸞。真妃似念尋芳晚,別剪瓊花與客看。
初逢洛陽陌,再見南徐州。所歷幾何時,倏去二十秋。今復振霜屨,還山遠莫留。我詠阮公詩,物靡必沈浮。誰云西海魚,夜飛東海頭。世人嗟識昧,豈是滯林丘。
去年種蓮人,蓮開人巳沒。今我更不樂,鏡里改顏色。
英州之石甲天下,一一峰巒削成者。尺寸皆作一巖洞,一卷已自成西華。使君作宦來炎方,十四芙蓉牘案旁。嵌空斗竦分韶石,大小相疊讀書床。扁舟不肯載歸去,留我草堂使箕踞。奇云所變勢巉巖,就中大者如淫預。昔人高致有陸績,雖清亦愛郁林石。君今石乃似沉香,十四芙蓉同一擲。沉香長在沉香浦,英石長與翁山伍。行者為岱坐為嵩,乳竇玲瓏出煙雨。君之風流在此間,蒼翠依依是玉顏。殷勤洗濯去苔蘚,朝夕再拜那能閒。
朱門往事若為懷,積雨苔痕綠上階。幾處敗磚吟蟋蟀,玉人曾此溜金釵。
吹角營門擁大旗,白猿黃石佐兵機。燕支月冷啼金鏃,鸊鵜泉清洗鐵衣。戰馬到秋分陣牧,獵人穿燒射生歸。郅都尚作云中守,衰草連天無雁飛。
連宵夜雨急,留客掩云扉。濕重垂黃菊,寒深入絳幃。瀟瀟游子賦,戀戀故人衣。幸有晶盤在,平原十日歸。
飄然一缽入甌閩,掛錫西林冬又春。萍水有情歡似舊,碧云飛處韻長新。尋常掩室逢人少,分外披襟寄語頻。一曲滄浪持贈我,朗吟煙艇向芳津。
萬般思后行,一失廢前功。
亦知一夕百年同,暝夜何從簡女紅。為語穿針諸姊妹,樓前容易五更風。
聚客歡筵列畫堂,曲房低幾暗留郎。頻頻刷鬢熏衣到,先付銷魂一段香。
茶香鄰酒國,知味各稱仙。何日攜茶具,云山共我泉。
黯淡云山展畫叉,笛聲樓外雁行斜,鏡中容易換年華。庭際漸衰書帶草,墻陰初放玉簪花,西風昨夜夢還家。砧杵聲聲萬里思,西堂蟲語沸如絲。輕隨落葉只燈知。偏是鄉遙嫌夜短,多因醒早恨眠遲。刀環盼寄總成癡。孤客沉吟意暗傷,春人憔悴況冬郎,客中偏是覺秋長。碎綠蕉聲搖夜雨,怨紅草色送斜陽。眼前愁緒太凄涼。聽到無聲更可憐,長宵未許教人眠,客魂銷盡一燈前。風柝怕驚愁里夢,霜鐘欲破定中禪,開門只見月當天。霜鬢蕭蕭獨倚闌,簾波掩映夕陽前,西風相對總無言。一葉梧飄穿月破,數行雁過印江寒,畫橈不點鏡中天。新月搯成爪樣錢,海棠紅濕淚闌干,眉峰暗鎖小屏閑。凋碧欲迷煙外路,殘青難畫雨中山,看來都在有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