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作
臺山初罷霧,
岐海正分流。
漁浦飏來笛,
鴻逵翼去舟。
臺山初罷霧,
岐海正分流。
漁浦飏來笛,
鴻逵翼去舟。
臺山剛剛消散了霧氣,岐海正處于水流分支之處。漁浦那邊傳來悠揚的笛聲,鴻鳥在高空中飛過,船兒也揚帆離去。
臺山:山名。
岐海:指大海岔流處。
漁浦:有漁人捕魚的水灣。飏(yáng):飛揚,這里指笛聲飛揚。
鴻逵(kuí):指鴻鳥飛行的高空。逵,四通八達的道路,這里比喻高空。
此詩為作者幼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是詩人在海邊游玩,看到清晨海邊的景色有感而發。當時詩人年幼,對自然充滿好奇和熱愛,從而創作出這首清新的詩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海邊景色,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意境清新。雖為幼作,但展現出作者一定的文學天賦,在描繪自然景觀方面有獨特之處。
情難托。離愁重、悄愁沒處安著。那堪更、一葉知秋后,天色兒、漸冷落。
馬上征衫頻揾淚,一半斑斑污卻。別來為、思憶叮嚀話,空贏得、瘦如削。
一天春意,趁東皇幽賞,重飛端葉。造物有心成偉觀,來伴紅蕖開徹。桂魄初圓,梅腮全放,節物俱奇絕。冷官門巷,望中北固樓堞。
遐想蓬底高人,擁衾無寐,九曲長增結。我亦低窗翻蠹紙,失喜瑤花盈尺。擁鼻孤吟,搔頭危坐,所欠惟佳客。須君來此,臉紋相對生纈。
空澗落鳴泉,千騎雨霖衣鐵。金奏欲終人醉,有玉聲清越。
夜深纖手怯輕寒,馀韻寄愁絕。玉樹夢回何處,但滿庭霜月。
昔年曾記尋芳處,短帽沖寒。竹外江干。玉面皮兒月下觀。
而今老大風流減,百事心闌。谷底林間。坐對橫枝祗鼻酸。
十年長作江頭客。檣竿又掛西風席。
白鳥去邊明。楚山無數青。
倒冠仍落佩。我醉君須醉。
試問識君不。青山與白鷗。
梅子著花當獻壽。得得天工,有意還知否。教在歲寒雙雪后。長年不羨松筠茂。
莫厭杯深歌舞奏。約略絲綸,正是來時候。富貴明年公自有。天香公燭黃封酒。
霜馀好探梅消息。日日溪橋側。
不如君有似梅人。歌里工顰妍笑、兩眉春。
疏枝冷蕊風情少。卻稱衰翁老。
從教來作靜中鄰。冷淡無言無笑、也無顰。
和氣靄微宵,黃云飄轉。東閣觀梅負詩眼。
滿斟綠酒,唱個曲兒親勸。愿從今日去,長相見。
寶幄歡濃,玉爐香軟。彼此宜冬鎮長鍵。
繡床兒畔,漸漸日遲風暖。告他事事底,饒一線。
舊家元夜,追隨風月,連宵歡宴。被那懣、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兒轉。
而今百事心情懶。燈下幾曾忺看。算靜中、唯有窗間梅影,合是幽人伴。
鈴索聲干夜未央。曲欄花影步凄涼。莫道嶺南冬更暖。君看。梅花如雪月如霜。
見說墻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勸飛觴。老子婆婆成獨冷。誰省。自挑寒灺自添香。
乳燕將雛,啼鶯求友,江南梅子黃時。欲晴還雨,煙外看成絲。迎袂風來夢隴,吹餅餌、香入書帷。行吟處,溪翁說我,不似去年衰。
方池。荷出水,朱榴倚檻,粉籜穿籬。有吾曹我輩,把酒尋詩。醉去黑甜一枕,爐煙裊、花影斜暉。家山樂,南窗寄傲,唯有晦庵知。
杜鵑只管催歸去。知渠教我歸何處。
故國淚生痕。那堪枕上聞。
嚴裝吾已具。泛宅吳中路。
弭棹喚東鄰。江東日暮云。
一夜西風響翠條。碧紗窗外雨,長涼飆。
朝來綠漲水平橋。添清景,疏韻入芭蕉。
坐久篆煙銷。多情人去后,信音遙。
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虛度可人宵。
一枕香消睡惱,十年漂泊江湖。
空馀清夢繞康廬。記得林間風度。
錦繡谷中舊客,襟懷未肯全疏。
從今不要別人扶。醉擁紫云歸去。
標格風流前輩。才瞥見春風,蕭然無對。
只有月娥心不退。依舊斷橋,橫在流水。
我亦共、月娥同意。肯將情移在,粗紅俗翠。
除丁香薔薇酴醿外。便作花王,不是此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