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一枕香消睡惱,十年漂泊江湖。
空馀清夢繞康廬。記得林間風度。
錦繡谷中舊客,襟懷未肯全疏。
從今不要別人扶。醉擁紫云歸去。
一枕香消睡惱,十年漂泊江湖。
空馀清夢繞康廬。記得林間風度。
錦繡谷中舊客,襟懷未肯全疏。
從今不要別人扶。醉擁紫云歸去。
一覺睡醒,香氣消散,仍有困倦之感,十年來在江湖間四處漂泊。只留下清夢縈繞著廬山。還記得山林間的清風。我曾是錦繡谷中的舊客,胸懷志趣并未完全疏淡。從今往后不需要別人攙扶。要醉擁著紫云歸去。
香消:香氣消散。睡惱:睡醒后的困倦。
康廬:即廬山。
風度:清風。
錦繡谷:廬山山谷名。
襟懷:胸懷、志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中“十年漂泊江湖”可推測,詞人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江湖流浪,可能在某個階段對過去在廬山的時光產生懷念,從而創作此詞,抒發自己的感慨和心境。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詞人漂泊之感與對廬山舊時光的懷念,展現其灑脫情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也體現了詞人獨特的心境與情感表達。
結發思尋岳,君先嵩華游。鳳笙曾幾聽,蓮壁向何留。日得高天照,云看萬里流。霞篇一披誦,恍倚二峰頭。
舟宿期漁父,滄江幽興佳。荻花聲在枕,波月皓當懷。靜慮夢長覺,孤吟韻易偕。愛君近秋況,煙水渺無涯。
靈磯盤礴兮溜奔錯漱,泠風兮鎮冥壑。研苔滋兮泉珠潔,一飲一憩兮氣想滅。磷漣清淬兮滌煩磯,靈仙境兮仁智歸。中有琴兮徽以玉,峨峨湯湯兮彈此曲,寄聲知音兮同所欲。
山房高千仞,上與青云齊。日從二仙游,兩耳湔是非。北窗正齁?,鋒車扣巖扉。猿鶴競作色,山人忘我為。林泉雖云樂,出處蓋有時。平生經綸胸,憂國兩鬢絲。江天炯少微,安得不振衣。璣衡占東南,老人方昭回。明庭聚耆德,公難臥蒿萊。行行出東門,丹心趨玉階。雪棹乘興爾,云岫何心哉。了卻濟世緣,應念金石臺。天街躍馬馀,就訪孤山梅。和靖有兩鶴,他日騎歸來。
虛檐殘溜雨纖纖,枕簟輕寒曉漸添。花落后庭春睡美,呢喃燕子要開簾。
繞水環山拜此墳,孝思今見大將軍。地靈自會埋香骨,天巧今還說舊聞。卵咽神憑玄鳥降,喙殘勞有義烏分。人生那盡空桑是,翹首漫東望白云。
越國才名舊有華,身為微吏滯天涯。重門石壁春流水,獨樹寒江晚閉衙。金馬幾年煩獻策,棘林何處更開花。嶺云潭月深相憶,農伴歡鋤今萬家。
聞道春生瀚海煙,徘徊欲采暮江邊。天分草色波延綠,云抹山容日不圓。芳事偶緣君稍憶,幽蘭忍與艾同捐。劇憐呂子貧無賴,乞食珠城又一年。
剩有瑯玡續后游,山僧指點翠云稠。近連豐樂浮青髻,遙擁關山戴冕旒。風雨龍吟雜樹吼,月明人影共波流。重陽獨立金山頂,此地吾將一夢留。
是夜秋相見,律歸夷則中。草心蒙白露,衣領受涼風。舞覺蜻蜓爽,聲添蟋蟀工。吾其先散發,作賦答天公。
境樂心逾悲,年殊志還戚。煢煢撫嬰孺,依依感疇昔。紅芳成皓首,?光信馳隙。忘憂豈萱草,可卷誠匪席。不見青陵臺,上有雙棲翮。
風情浪擬杜司勛,爛熳狂蹤遠近聞。潑翠巖巒三代器,艷新花鳥六朝文。那辭蜀灑扶頭醉,為伴湘蘭竟體芬。任是春城能火禁,退紅香焙定須焚。
我聞峨眉雪,盛夏常陰凍。崖胡其蒼蒼,江寒結高壟。
推手為琵卻作琶。弦弦撥撥亂胡沙。教人怎不暗思家。低奏玉龍尋往事,輕攏金軫惜年華。相逢珍重折梅花。
行役那堪八月時,腸非宋玉也應悲。煩君為寄梅溪信,少慰吾親別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