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簿趙尉夜語新亭二首 其二
紛紛門外走紅塵
底是人間快活人
未判兩儀先太極
直須端的自家身
紛紛門外走紅塵
底是人間快活人
未判兩儀先太極
直須端的自家身
門外的人群紛紛擾擾,在塵世中奔波,到底誰才是人間真正快活的人?在天地未分之前先有太極(宇宙本源),必須明白真正的自我才是根本。
紅塵:指塵世,紛擾的世俗生活。
底是:疑問詞,相當于“到底是”“究竟是”。
兩儀:出自《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指陰陽,引申為天地。
太極: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的本源,派生萬物的根源。
端的:確切、實在,此處指明白、認清。
此詩為南宋詩人趙蕃與辛簿、趙尉夜間于新亭交談時所作。趙蕃作為理學家,常將哲學思考融入日常場景,詩中通過對世俗生活的觀察,探討宇宙本源與自我認知的關系,反映了理學家關注內在本真的思想傾向。
詩從塵世紛擾切入,以疑問引出對“快活人”的思考,進而上升到宇宙本源(太極)的哲學層面,最終歸旨于認清自我才是根本,體現了理學家將哲理融入生活的特點,語言質樸而富含深意。
海底龍吟云雨潤,
林中虎嘯谷風清。
莫言滿路生荊棘,
況是家貧少送迎。
掉海鯨魚蹙浪空,
蟠霄雕鷲噴煙紅。
獨憐臥疾陳居士,
消受長廊一角風。
蒼茫萬里兩流沖,為共朝宗此會同。
滹衛恰宜紆岸里,濁清不紊怒濤中。
南來江練天雙白,東逝海門日一紅。
最愛參軍鮑氏處,夾村明鏡玉玲瓏。
荷雨生涼后,
懷我美人情。
聚談真復樂,
解散良不輕。
中道別我詩,
字字心之聲。
譬彼滄浪水,
濯纓自投清。
何日了相思,
來秋營北征。
甚容易離腸輕訴。暝色高樓,剪鐙誰絮。點檢清歡,料量幽夢,惜羈羽。兩潮聲里,花落后,多風雨。何況更雛鶯,早啼徹天涯芳序。
驛路。認垂楊罨畫,開遍錦屏洲渚。鴛鴦識我,只銷酒玉容何許。倘鏡檻舊約能尋,肯零落江關詞賦。盡側帽憑闌,難遣傷春情緒。
環水一村古,到處綠陰遮。烏篷搖出西港,柔櫓聽咿呀。轉過前灣山角,隱隱石橋桑陌,是我外婆家。忘了來時路,只管問桃花。
撮黃泥,飛彩鷂,釣青蛙。平生多少癡夢,半在此萌芽。猶記瓜棚初見,一笑梨渦雙現,鄰里小丫丫。留住朦朧影,伴我走天涯。
日照峰頭紫霧開,
雪消江面綠波來。
魚腹浦邊曬網去,
麝香山上打柴回。
雙錫香巖望又虛,
柏林回憶侍巾初。
雁翎各散予偏遠,
獅乳同餐爾自馀。
五石城邊音寂寂,
萬松坪下步徐徐。
會須連袂依霜鬢,
未必羅浮剩舊廬。
花魁曾獨占,冷癖本天生。
萬卉春皆共,乾坤氣獨清。
暗香憐寂寞,老干任縱橫。
冷落誰為友?山礬認作兄。
春風二月三月時,農夫在田居者稀。新陽晴暖動膏脈,野水泛滟生光輝。鳴鳩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飛。碧山遠映丹杏發,青草暖眠黃犢肥。田家此樂知者誰,吾獨知之胡不歸。吾已買田清潁上,更欲臨流作釣磯。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乞身當及彊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奉使南行屬暮秋,
長途千里去悠悠。
青山滿眼遍京口,
畫舫連檣遮石頭。
撫景信知天地客,
感懷無奈古今愁。
一尊且作簪纓會,
痛飲厭厭夜不休。
嘉陵駛且長,千里如投梭。洋洋者綠水,觸石揚白波。
逶迤似有情,相送出褒斜。云氣接江腦,日色破浪花。
冥冥下無極,疑是神龍家。垂藤飲猿狖,奫淪棲陽阿。
中有南行舟,遙遙通三巴。惜哉不可往,巨石劇狼牙。
我欲镵安流,手中無莫邪。長歌行路難,日莫猶天涯。
任是尸山血海行
中華兒女志干城
哀兵必勝古兵法
時日偕亡今日程
游擊戰中遭遇戰
一書生死萬民生
人間換后江山美
百丈碑刊勇者名
炳靈崧岳古諸姜,
令德高標對寵光。
位冠西樞籌運幄,
班高左棘繡為裳。
丁年聲譽佳公子,
二紀功名異姓王。
人物風流今已矣,
空令吳越詠甘棠。
興亡江左自傷情,
遠志終慚小草名。
誰為謝公轉一語,
東山妓即是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