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別
咫尺不相見,便同天一涯。
何必隔關山,乃言傷別離。
君心與我心,脈脈無由知。
誰堪近別苦,遠別猶有期。
咫尺不相見,便同天一涯。
何必隔關山,乃言傷別離。
君心與我心,脈脈無由知。
誰堪近別苦,遠別猶有期。
兩人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就好像遠隔天涯一般。何必非要隔著高山大河,才說分離讓人傷心呢。你的心意和我的心意,默默無語卻無從知曉。誰能承受得了近在咫尺分別的痛苦,遠別好歹還有相聚的日期。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天一涯:像在天的一邊,形容距離遙遠。
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
堪:忍受。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與友人近在咫尺卻無法相見交流的情境,或許因某些客觀因素限制,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近別之苦,其突出特點是用對比手法強化情感,語言直白。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以獨特視角寫離別,有一定感染力。
仰瞻慈闈,登進寶冊。惟時?御,祗率厥職。曰壽曰名,母兮兼得。儷我尊父,億載無極。
椎髻長裙樂未央,與君南服寄清狂。歌詩已得海山氣,珠翠相生星月光。畫寢春燈張夜飲,綠窗花雨理新妝。脫身柴米非容易,誓向煙波愿再償。
號聲莫漫笑沈眠,我已無心戀破氈。海國倘容飛燕侶,舊巢重認待來年。
雨過前村湖水平,魚頭戢戢逐波生。鄰家籃里收雞子,昨夜分明報五更。
疇昔逍遙曳杖時,鑾輿臨哭從官悲。三朝弼亮推公望,一品哀榮厚葬儀。陪幄謀猷存故事,出藩慈惠有馀思。伯喈辭刻雖無愧,還作鄉人墮淚碑。
蒼茫云氣百花潭,總為靈光下郁藍。般若向來傳自在,圓通渾欲問瞿曇。須彌界似移金竺,兜率天疑近太函。漫向彌陀論法嗣,只今龍象在江南。
西門窮陰連莽蒼,東南巨浸接微茫。
似屈才伸蛇解蟄,似斷還連龍蛻骨。天河失卻古槎橛,落在人間撐突兀。若非胸中磊塊灑澆出,老死畫工無此筆。
立德何亭亭,西南聳高隅。陽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蕪。勝引即紆道,幽行豈通衢。碧峰遠相揖,清思誰言孤。寺秩雖貴家,濁醪良可哺。
每憶家園樂,名賢共里閭。劇談祛夜瘧,幽夢得鄉書。漸長性情懶,隔年音信疏。終嫌累高節,不得薦相如。
玉河新漲波瀜瀜,圉人沐馬當晴融。左手執刷右執籠,人意似與馬語通。權奇盡是天閑駥,騧驪騅駱各不同。臨流意態何從容,欲涉未涉心忡忡。淋漓濺沫無奔沖,剪拂垢穢披氋氃。房星墮落濙河中,蜿蜒戲躍如游龍。五花文錦云濛濛,風鬃霧鬣俱蒙茸。初疑遠涉東溟東,又疑馳自昆崙峰。拳毛灑汗霞流紅,雪猊玄免生崆峒。銀鞍玉勒光照瞳,被來骨相增奇雄。驕嘶昂首生長風,矜持顧影羞駑?。時清戰息無邊烽,天家飼秣芻豆豐。安閑不似周王驄,驅馳海上俱龍鐘。
孔鸞斂翅久盤回,延閣穹崇際復開。四海宣文千載仰,兩生接武一時來。紬書共啟緘金匱,持筆行登視草臺。努力深期報知己,明時肯負出群才。
峽云飛斷。錦石秋花岸。猶記尊前情爛漫。脈脈慵移箏雁。碧梧圖子誰成。主人以墨為卿。莫道鳳枝棲老,西風長寄新聲。
誰去東籬號菊莊,饑來三嗅飽詩腸。何如陶令歸南圃,天賜西風萬斛香。
鞠育保護,母道備矣。密贊親傳,德其至矣。綵服來朝,慈容有喜。既受鴻名,又多受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