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塘先生燕詩奉寄京師
秋社年來事總非,自將弱羽托烏衣。
看他華屋羞輕入,留得孤巢擬獨歸。
鷹隼猜深應遠害,炎涼歷盡早知幾。
當風莫笑身無力,未肯銜泥附熱飛。
秋社年來事總非,自將弱羽托烏衣。
看他華屋羞輕入,留得孤巢擬獨歸。
鷹隼猜深應遠害,炎涼歷盡早知幾。
當風莫笑身無力,未肯銜泥附熱飛。
秋社以來世事都已改變,我獨自帶著柔弱的羽翼依托于烏衣巷。看著那些華麗的房屋,我羞愧于輕易進入,只留下孤獨的巢穴打算獨自歸去。鷹隼猜忌太深,我應遠離禍害,歷經了世態炎涼,我早早便有所察覺。當風吹起時,不要嘲笑我身無力量,我絕不會銜泥去依附那權貴的熱勢。
秋社: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
弱羽:柔弱的羽翼,這里詩人自比。
烏衣:烏衣巷,東晉時王導、謝安等豪門大族居住于此,后泛指豪門。
鷹隼:泛指兇猛的鳥,比喻權貴。
知幾:謂有預見,看出事物發生變化的隱微征兆。
附熱:依附權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世態炎涼、權貴當道的環境。詩人或許在經歷了一些世事的變化后,看到身邊一些人趨炎附勢的現象,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堅守和不屑。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尚氣節。其突出特點是以燕子自比,托物言志,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堅守自我、不慕權貴的精神傳統。
愛君門館夜來清,
瓊樹雙枝是弟兄。
月在詩家偏足思,
風過客位更多情。
獨將詩教領諸生,
但看青山不愛名。
滿院竹聲堪愈疾,
亂床花片足忘情。
蒼涼遠景中,雨色緣山有。
云送滿洞庭,風吹繞楊柳。
蕭蕭解輕袂,盡日隨林叟。
隔暑蘋洲近,迎涼欲泛舟。
榮從憲府至,喜會夕郎游。
氣奪滄浪色,風欺汗漫流。
誰言三伏夜,獨此月前秋。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淚燭,花笑白頭人。
寶瑟縆余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前林夏雨歇,為我生涼風。
一室煩暑外,眾山清景中。
忘歸親野水,適性許云鴻。
蕭散都曹吏,還將靜者同。
五湖生夜月,千里滿寒流。
曠望煙霞盡,凄涼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獨夢水悠悠。
何處空江上,裴回送客舟。
為重南臺客,朝朝會魯儒。
暄風眾木變,清景片云無。
峰翠飄簷下,溪光照座隅。
不將簪艾隔,知與道情俱。
陳世凋亡后,仁祠識舊山。
帝鄉喬木在,空見白云還。
雙塔寒林外,三陵暮雨間。
此中難戰勝,君獨啟禪關。
遠客殊未歸,我來幾惆悵。
叩關一日不見人,行人無數不相識,獨立云陽古驛邊。
鳳翅山中思本寺,他日相期那可定,閑僧著處即經年。
影剎西方在,虛空翠色分。
人天霽后見,猿鳥定中聞。
真界隱青壁,春山凌白云。
今朝石門會,千古仰斯文。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
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
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我行倦修阪,四顧無平陸。
雨霽鳴鷹鹯,天寒聚麋鹿。
幽人訪名士,家在南岡曲。
菜實縈小園,稻花繞山屋。
深居寡憂悔,勝境怡耳目。
征心尚與我,永言謝浮俗。
素風千戶敵,新語陸生能。
借宅心常遠,移籬力更弘。
釣絲初種竹,衣帶近裁藤。
戎佐推兄弟,詩流得友朋。
柳陰容過客,花徑許招僧。
不為墻東隱,人家到未曾。
遲賢新置閣,高意此郊居。
古徑行春早,新窗見月初。
放歌還倚瑟,講道亦觀書。
為我留禪位,來逢此會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