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其五 題何奕美小照
傳神阿堵,此是何郎須認取。
莫浣征衫,嵇紹當年血尚斑。
樹猶如此,百尺亭亭誰可擬。
賦就新詩,東閣梅花又一枝。
傳神阿堵,此是何郎須認取。
莫浣征衫,嵇紹當年血尚斑。
樹猶如此,百尺亭亭誰可擬。
賦就新詩,東閣梅花又一枝。
這畫像真是惟妙惟肖,要認準這就是何郎。不要洗去征衣上的血跡,就像嵇紹當年濺在衣服上的血還帶著斑痕。樹都這樣(感慨時光流逝),這挺拔的身姿誰能比擬。寫成新詩,如同東閣又添了一枝梅花。
傳神阿堵:指繪畫作品能生動逼真地表現人物神情。阿堵,六朝人口語,意為這、這個。
何郎:這里指何奕美。
莫浣征衫,嵇紹當年血尚斑:嵇紹是西晉時期忠臣,在保護晉惠帝時血濺帝衣,后人勸惠帝洗去,惠帝說“此嵇侍中血,勿去”。這里用此典,可能暗示何奕美有忠義之舉。
樹猶如此:出自桓溫“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感嘆時光流逝。
東閣梅花:東閣是古代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梅花象征高潔等品質,這里可能表示何奕美如東閣中的梅花般出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在當時社會有一定動蕩或需要忠義之士的背景下,作者看到何奕美小照,有感于其形象和可能具有的品質而創作。作者或許希望通過詩詞贊美何奕美的忠義和才華。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何奕美忠義高潔的品質和出眾才華。其特點是善用典故,增強了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作者的創作技巧和對人物的贊美之情。
身濟投艱業,
時乘撥亂機。
荊榛荒帳殿,
風雨颒戎衣。
有日臨黃道,
無星彗紫微。
至今淮海上,
猶詠六龍飛。
釣臺突兀千山里,釣竿獨拂桐江水。藏名遁跡山水間,為有故人作天子。
眼底不知《赤伏符》,意中安有侯司徒。京華筆札非所慣,自笑故態猶狂奴。
鑾輿朝臨只高臥,伸腳無端驚帝座。中興將相列宿明,不若江湖客星大。
千秋片石何嶙峋,遺廟江邊榱桷新。左方右謝同縫掖,且喜不染簪纓塵。
行人系棹孤亭下,瞻拜高風心獨寫。紛紛名利獨何為,堪嘆征帆往來者。
別去常常戀此情,明開道眼博浮名。幾年便可懸金印,萬里真難走玉京。御苑柳陰隨地綠,瓊山海色照人清。丹黃爛熟循良傳,豈謂匡時計未成。
曾開白社向瓊臺,好友如林共茗杯。永歲獨懸滄海月,多時空折嶺頭梅。閒敲玉磬催晨梵,靜數金風動律灰。漸去流光頭漸白,送君心事獨徘徊。
簾波不動地無塵,
久與相親燕雀馴。
似怪衰翁長靜坐,
時時回眼輒疑人。
一年彈指又經秋,云物凄涼歲月遒。
自昔佳人皆有恨,由來名士盡工愁。
班姬失寵難成賦,趙嘏無聊但倚樓。
莫向殘編動惆悵,可知容易白人頭。
湘月照還魂。湘筠浥淚痕。爇心香刻意招魂。清漏漸移環佩杳,望銀漢,有微云。
彩縷織回文。荒郊阻白鱗。攬幽蘭猶剩清芬。倘為飄零憐渴雁,漫長是,斷知聞。
階除盡日微風度,
簾幕先秋暑氣還。
莫訝使君臨案久,
雨晴端正見南山。
吾家世守農桑業,
一掛朝衣即力耕。
汝但從師勤學問,
不須念我叱牛聲。
養成河北賊,
挑致海東夷。
空國坐朋字,
亂華由黨碑。
作賦元驚坐,臨池更擅場。真行王大令,篆隸蔡中郎。巨榜高天揭,窮碑絕域藏。太湖花滿目,斟酌欠書航。
詩名人自老,墨妙世誰如。瘞鶴高風在,籠鵝逸興馀。藜然中壘坐,花浣少陵居。最憶長安日,垂髫問子虛。
昭明仁孝竟先亡,
早識蘭陵祚不長。
漢武好仙梁好佛,
蠟鵝巫蠱恨茫茫。
積雪惟僵臥,沖風故寵臨。飄揚狂客性,高潔直臣心。懷瑾鮮可示,投珠誰見欽。賴諳消息理,庶緩白頭吟。
雪里使君至,光增狐白鮮。玉珂鳴宛轉,瑤草踏夤緣。剡曲偶移棹,郢歌堪被弦。報瓊慚未可,寡和古今然。
含香辭漢署,投賦吊湘累。白璧竟誰惜,素絲誠我悲。豈圖當雪夜,聊得協風期。丘也君能學,應知涅不緇。
熒熒匣中龍,
爛爛巖下電。
紛綸揮霍間,
坐子百千變。
雖然事幾微,
易矚亦易眩。
誤從快處生,
理向靜中現。
健決要安徐,
聰明貴韜斂。
潛齋有愚言,
或可代箴砭。
青鐙映幃幕,絡緯鳴井欄。
軋軋揮素手,風露凄已寒。
辛勤度幾梭,始復成一端。
寄言羅綺伴,當念麻苧單。
難得華同是語言,
幾經重譯幾分門?
字須丁尾行間滿,
世世仍憑洛誦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