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時 其一 無題
羅衾橫裹一床,枕痕知。
些些情事費尋思,暖香時。
五鼓衣裳三鼓月,去來遲。
傷心休唱竹枝詞,比紅兒。
羅衾橫裹一床,枕痕知。
些些情事費尋思,暖香時。
五鼓衣裳三鼓月,去來遲。
傷心休唱竹枝詞,比紅兒。
綾羅被子胡亂地裹在床上,枕頭上的痕跡讓人知曉。那些些許的情事讓人費心思量,在暖香縈繞的時候。五更時才穿衣,三更的月亮已高懸,來來去去總是這么遲。傷心時不要唱《竹枝詞》,就像不要去比紅兒一樣。
羅衾:綾羅被子。
些些:些許、少許。
五鼓:五更,古代計時,一夜分五更。三鼓:三更。
竹枝詞:一種詩體,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風光。
比紅兒:指和紅兒相比。紅兒是唐代美女。
由于信息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詞人在經歷一段情感糾葛后,于某個夜晚,觸景生情,回憶起過往情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情事抒發傷感之情。其特點是通過生活細節和時間描寫展現情感變化,語言直白與含蓄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體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
老來歸去世應稀,功業寧憐與世違。淮甸天遙雙鬢改,海城家近寸心飛。可應騷客傷遲暮,料得詩人賦式微。鄉社斯文如一線,好令后學認公非。
象箸與玉杯,其流至亡國。簞瓢陋巷間,千載有遺德。采采陌上花,豈無好顏色?終然易零落,歲晚愧松柏。
紈布蕭然古孟光,向來閨閫意何長。不將本分矜流俗,直以孤貞代義方。年與日添頻把酒,心隨蘭死只留香。良人地下應含笑,青鬢于今淺帶霜。
種茄糞壤中,地力亦易竭。厥狀雖不同,難將味分別。
山下白云山上寺,無限登臨意。一望攬江湖,八卦成田,點綴人間瑞。十年重到清涼地,有幾多追思。僧老化浮屠,舍利光中,猶見天花墜。
九月塞門寒,將軍遠圍獵。酒性渴復怒,虎血騎生歃。滿酌飲□頭,齠齔不堪漆。何人武靈服,騎射群椎髻。將軍運猿臂,雕弓勝重革。殺□勿殺降,封侯強氣魄。
小窗銀燭。輕鬟半擁釵橫玉。數聲春調清真曲。拂拂朱簾,殘影亂紅撲。垂楊學畫蛾眉綠。年年芳草迷金谷。如今休把佳期卜。一掬春情,斜月杏花屋。揉碎花心,吟碎淡黃雪。
春林通一徑,野色此中分。鶴跡松陰見,泉聲竹里聞。草青經宿雨,山紫帶斜曛。采藥知何處,柴門掩白云。
層崖疊空翠,臺閣倚云開。靈函鎖仙蛻,神物護蓬萊。清溪照眉發,棹舉揚清波。何當結茅屋,時與神仙過。
玉山之堂風日好,高居共喜值清時。紫簫度曲頻行酒,彩扇分題即賦詩。溪樹積陰疑雨過,水花流影若云移。白頭有約漁莊上,我亦歸休理釣絲。
郎居橫江口,妾住橫江上。生小慣風波,蓮舟喜搖蕩。蕩舟蓮花灣,花紅照人顏。舉頭見郎來,低頭隱花間。花疏不成隱,相見還相哂。都緣春意深,留連夕陽盡。前洲伴將稀,那能不相違。拋情明月下,各自唱歌歸。
前年浙僧來,稍稍聞去就。持斧住越山,移幢入吳岫。高居既鄰支,朗詠亦依晝。應世自無心,麻衣澹如舊。
持節南巡久擅名,拜官重去副群情。五羊城下新恩至,駟馬車前故吏迎。青草瘴消風漸轉,黃梅雨歇日初明。臺端見我同寅舊,為道相思遠寄聲。
西霞怪變萬峰飛,一峰稍滯后峰推。須臾蕩展如平幕,地球板塊窮飄移。酷熱如甑不得出,翻天炙地盤狂威。攜鋤入園兩老圃,癯肩袒裸突森錐。枳棘穢草沒我良,卻曲迷陽蔽道圍。此皆惡物快一斫,折罪罰作今秋肥。玉米實摘老藁苦,思更出力重入泥。壘堆蓋土付炬火,送子輪回欣然歸。光焰灼空啖呼嘯,橫煙散隴迷町畦。子好為之吾倦矣,拉肖急返持酒杯。
亂離燈火不成春,月下歸時有幾人。我老尚堪陪一笑,世間無似此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