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其二
寶峰高士罕曾到,
巖前雪壓枯松倒。
嶺前嶺后野猿啼,
一條古路清風掃。
寶峰高士罕曾到,
巖前雪壓枯松倒。
嶺前嶺后野猿啼,
一條古路清風掃。
寶峰這樣的地方,很少有高人前來。巖前的積雪壓垮了枯松。嶺前嶺后野猿聲聲啼叫,一條古老的道路被清風吹掃。
寶峰:山名,這里可能是一個特定的修行或清幽之地。
高士:指品德高尚、有學問的人。
罕:很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偈通常是佛教中表達教義、禪悟的語句。此詩可能是作者在寶峰這樣的清凈之地修行時,有感于周圍的自然景象,從而以偈的形式表達內心對佛法、對清凈境界的感悟。
這首偈語詩主旨是展現一種超脫世俗的清凈境界。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景象營造意境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偈語詩簡潔、富有禪意的特色。
春入園林種種奇,
化工施巧太精微。
山禽說我胸中事,
煙柳藏他物外機。
既遣杏桃呈似了,
又令蜂蝶近前飛。
如何有眼無人見,
只解西郊看落暉。
清晨都門開,西山白突兀。
幽人起梳頭,望見驅車出。
借問子何之,五嶺懷仙術。
山中翡翠巢,海上蛟龍窟。
有弟欲同歸,征衣正披拂。
天空鴻雁稀,寒風削人骨。
臺星瑞世累朝來,鼎立春風壽域開。宿德已為天下老,流芳還擬歲寒梅。題名三百元同榜,入會兒孫幾舉杯。樂事也知須盡興,疏簾遲日任西頹。
四海通家有自來,登堂今日綺筵開。試看當鼎調和手,都是先春馥郁梅。盛世喜成嘉會禮,后生叨進旅酬杯。三山并峙真堪范,竟日酣歌玉不頹。
惠崇煙雨歸雁,
坐我瀟湘洞庭。
欲喚扁舟歸去,
故人言是丹青。
云州東下李家莊
草色遙連日色黃
千里風沙凋客鬢
一天刁斗碎人腸
邊城馬健多侵擾
守將謀疏少奮揚
傳語朔方大元帥
好將忠勇激戎行
補天無計奈情何,
聊著閑評托艷歌。
青埂峰頭一方石,
撩人兒女淚痕多。
老盧得了不傳衣,后代兒孫切莫疑。
衣法親傳兩不是,心心心印了無知。
薄暮荒城首重回,云煙芒碭客愁開。
三齊驛路連天闊,萬里河流動地來。
戲馬臺前寒日落,斬蛇溝外野風哀。
狗屠獄掾皆黃土,感嘆當年楚漢才。
寒士足奇士,貴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盜賊乘風塵。
子美客長安,悲歌驚鬼神。
柄國者誰子,曲江近前嗔。
逆臣自此起,強藩由是振。
乃至餓隸輩,貂冕垂長紳。
狼狽老拾遺,拾橡逃隴岷。
我每讀其詩,吞淚聲酸辛。
諸公可嘆善謀身,
誤國當時豈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
新亭對泣亦無人。
錢塘門外馬蹄驕,
兩岸春山一鏡搖。
絕好倪黃新畫藁,
斜風細雨段家橋。
城外青青壟麥低
春衣初換怯涼飔
隔林簫鼓溪頭晚
始是先生放學時
楊柳陰中啼杜鵑,
梧桐枝上噪玄蟬。
篇章滿眼無人會,
贏得詩翁取意編。
沙路初乾宿雨晴,軟紅不動氣尤清。水風吹綠雙橋接,疏柳陰中款段行。
水氣空濛曙色開,觚棱金碧望成堆。仙山樓閣云光里,曾見營丘畫本來。
煙柳風蒲水一涯,紅妝臨鏡艷明霞。露華猶白晨光動,開遍瀛州萬朵花。
蠲除一倍臺符下
權借三分督檄傳
賴已奪麾耕壟上
不然伏锧徇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