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送春日與袁重其花下小飲
草暖鶯飛,行人多上全吳館。
月洲亭畔。重把春衣換。
新綠南園,已覺參差遍。
花如霰。君今不醉。負卻提壺勸。
草暖鶯飛,行人多上全吳館。
月洲亭畔。重把春衣換。
新綠南園,已覺參差遍。
花如霰。君今不醉。負卻提壺勸。
春草豐茂黃鶯飛舞,出行之人大多前往全吳館。在月洲亭畔,我又換上了春衣。南園里新綠初綻,已感覺處處皆是。落花如霰雪般紛紛揚揚。你如今若不沉醉,可就辜負了提壺鳥的勸酒之意啊。
全吳館:地名,具體不詳,可能是當時行人常去的地方。
月洲亭:詞中地點。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這里形容新綠分布的狀態。
霰:雪珠,這里形容落花紛紛揚揚的樣子。
提壺:鳥名,古人認為提壺鳥的叫聲像在勸人飲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暮春時節,詞人在月洲亭畔與友人袁重其花下小飲時所作,面對春光將逝,有感而發。
這首詞主旨圍繞送春與友人小飲,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暮春之景抒發感慨。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櫓聲咿軋如人語,魚吹浪花作飛雨。停船把酒小孤山,頃刻回梢失前侶。危檣五兩飛向東,李陽河水起西風。江豚翻波出復沒,舟人倚柁認晴虹。秋云陰陰樹葉脫,樹頭黃睢猶聒聒,明日云開楚天豁。
處士孤墳在,疏林映水開。湖山千古麗,詩句幾人裁。鷺渚寒煙積,魚梁晚照來。梅花飄欲盡,誰為掃荒苔。
呂梁觀已遠,沂水浴應難。卻倚亭前柳,時時照影寒。
直城龍首抗,橫橋天漢分。風烏疑近日,露掌定高云。新渠還入渭,舊鼎更開汾。漢獵熊攀檻,秦田雉失群。宜年動春律,御宿斂寒氛。弄玉迎簫史,東方覓細君。楊柳成歌曲,蒲桃學繡文。鳥鳴還獨解,花開先自薰。誰知灞陵下,猶有故將軍。
鷓鴣啼斷聲沈沈,十二樓前晴翠深。海日初紅鏡中曉,滿窗楊柳生繁陰。遲遲簾幕生羅綺,帳暖流蘇人未起。九街珂佩已朝天,夢魂猶在濃香里。覺來忽聞長樂鐘,獨倚朱欄春恨濃。不知昨夜東風急,卻恨滿街花雨紅。
衣馬翩翩愜壯游,幾回見月憶刀頭。百年禮樂觀王國,萬里江湖傍客舟。赤日喜沾梅子雨,微風時送麥花秋。臨岐預有重來約,遲爾書成又帝州。
靈夏城邊沙草春,賀蘭山下少行人。神鎗火炮兼天起,河套年年靖虜塵。
幽人履貞吉,采藻南澗濱。所采一物微,所思萬物春。柳絲不禁梳,桃毳不耐雪。梅殘剪春綃,永日霏不絕。椒榝充佩幃,孤芳處幽絕。當年老虬枝,豈為風雨折。最后黃香根,纖裳粲黃里。能以色事人,空博一時喜。看花須看神,折花莫折殘。但使花骨清,豈畏花地寒。老瓦莫厭粗,奚童莫嫌小。及時不為樂,頃刻芳事了。圣涯浩無邊,人乃揭其淺。安知舍瑟中,道味益深遠。書消燕日長,棋遣花院寂。何羨山中人,餐霞拾橡實。為花能工詩,不如賦拙賦。珍重舂陵翁,能尋所樂處。
萬歲千秋奉明主,坐令四海如虞唐。一門累葉凌煙閣,功業汾陽異姓王。
春判發京浦,及淮春已徂。君家淮水上,望望足歡娛。賓朋挈榼來,酬倡忘而吾。麥風環宇涼,槐陰沁窗疏。清時不易遇,歲月催霜顱。毋為久耽樂,焦萎待昭蘇。
傾國天香藉此身,秾華占盡洛陽春。朝憑黃紫雙瑩露,夜夢巫山一段云。長靨笑,偶眉顰。也垂青眼識花人。時輕帝詔眠無發,寧負王侯不負君。
歌如淥水喉初轉,舞是霓裳拍正遲。若使嬋娟解歌舞,也應愛煞十三時。
彭城臨廣岸,俯仰霸圖空。白日照殘雪,黃河多烈風。所嗟人向北,不似水流東。回首滄溟曲,山山云霧中。
片段溪云破,縱橫野水淙。人閒泥塞路,蠅動日烘窗。繞壁苔痕滿,侵階樹影雙。還思釀新黍,甕面挹秋江。
西風回首故鄉情,何日為園學邵平。已辦孤帆沖夕浪,可堪萬壑更秋聲。折腰為米追時輩,當面輸心愧老成。飲罷歸來未能寢,微吟擁鼻數寒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