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漕挽詞 其一
國士青云器,
儒林合抱松。
羽儀丹穴鳳,
頭角劍津龍。
玉筍班雖貴,
皇華使愈恭。
人亡其政在,
尚可訪遺蹤。
國士青云器,
儒林合抱松。
羽儀丹穴鳳,
頭角劍津龍。
玉筍班雖貴,
皇華使愈恭。
人亡其政在,
尚可訪遺蹤。
您是國士,有平步青云的才具;在儒林中如合抱青松般挺拔。似丹穴鳳凰有端方威儀,像劍津蛟龍顯露非凡頭角。朝班中如玉筍般高貴顯要,作為朝廷使者卻愈發謙遜。雖斯人已去,但其政績猶存,仍可尋訪遺留的蹤跡。
國士:國中才能出眾的人。
青云器:指有高遠志向或卓越才能的人,喻能顯達于高位。
合抱松:兩人合抱的松樹,喻指儒林(士人群體)中杰出、穩固的人物。
羽儀:本指鳥羽和車儀,此處引申為表率、典范。
丹穴:傳說中鳳凰的棲息地,《山海經》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或氣概。
劍津:即劍溪(今福建閩江上游),傳說晉代雷煥曾于此處得寶劍,后雙劍化龍入水,故以‘劍津龍’喻非凡人物。
玉筍班:唐代稱朝班中人才濟濟如玉筍并立,后泛指朝官行列。
皇華使:出自《詩經·小雅·皇皇者華》,指朝廷派出的使者。
遺蹤:遺留的事跡或痕跡,此處指逝者的政績與影響。
此詩為哀悼林漕(宋代漕運官員)而作。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但結合‘挽詞’體裁及內容,當為林漕去世后,作者追憶其生平才德、政績所寫,表達追思與敬仰。
全詩通過多重比喻與典故,高度贊揚林漕的卓越才識、儒林風范、謙遜品格及遺留的政績,是一首典型的頌德挽詩,既體現逝者的個人價值,也反映了時人對德才兼備之士的推崇。
我豈不解飲,風軒乘月開。
細細春酌動,徐徐秋興來。
俄而弄清影,自爾卻氛埃。
誰信城市居,野老為裴回。
補籬去惡竹,修逕護幽草。
微風入庭榭,秋雨泛池沼。
荷香浸狂瀾,林影動深窈。
寬平日月閑,湫隘天地小。
京口酒可飲,江山開畫圖。
幻成清落索,要識雪糢糊。
不用袁安臥,只消漁父居。
幾回煙浪遠,落木墮寒蘆。
敢為蚍蜉憾,謾作蒹葭倚。
荒唐北溟魚,怪誕南柯蟻。
朗吟韻已分,更酌盞可洗。
揮手問黃山,夜半笙鶴起。
秋月從天來,照人光清寒。
起舞或四顧,夜色明飛欄。
舉杯與之笑,不知頹玉山。
醉倒復自起,揮手捫天關。
衡門終局促,空戴頭上冠。
焉得萬里沙,校獵馳雕鞍。
人生本無情,掩苒受風竹。
徒親筆硯勞,造作漫盈軸。
賓親偶成集,禪榻不待速。
清歡雖與同,極則豈見獨。
坐中憎點頭,任彼屐滿屋。
寒餓迫我出,忽忽兒女大。
原思樂商頌,宋玉悲楚些。
吹面薰風來,刮眼春風過。
飛鳴鵲遶樹,征逐蟻旋磨。
瀹茗銷夢事,凝香理經課。
休澣得暫閑,棲深凈趺座。
寒日照竹色,老槐搖池光。
憑欄俯虛簷,忽此陶一觴。
主人與客笑,萬事俱茫茫。
回首十年夢,吹霜晚云黃。
淬礪酬先志,家傳合奏功。
子孫當決勝,詞賦況同風。
南浦聯名處,西江一戰中。
鄉閭飛榜到,丹桂滿芳叢。
用物多則強,境熟氣易定。
壯膽騁寡見,迷情忽群聽。
茫茫可與否,沓沓賢且佞。
名利纏古今,孰不墮此徑。
驅馳每沖曉,展轉直至暝。
固肥爾室家,端系我朝廷。
身無百歲長,事有一日罄。
留侯李鄴侯,大似醉者醒。
歷久只兩人,吾常喜深訂。
深林蟬聲咽殘雨,又爾微炎起亭午。
章泉幽流雨風寒,安得從之臂不羽。
江南田薄多旱苦,冥鴻孤高畏羅罟。
洪河東傾一砥柱,云霏霏兮澹承宇。
單舸下長川,相與兩文士。
歡然叩舷歌,激激響風水。
山頭秀松杉,城陰富桃李。
周流至橋邊,興極笑而起。
四海轉庵老,清詩晚更傳。
幾回看點筆,頃刻誦成篇。
顧我直瞠若,別公還惘然。
放懷琴酒地,不覺已三年。
鐵獅峰前鳳山陽,泉甘土肥靈草香。
丁蔡好事作土貢,到今題裹歸朝綱。
密云壽圭脫寶胯,鎖鑰銀白羅帕黃。
春風玉食睿思殿,歲歲屬望天一方。
恩沾臣鄰講讀處,賜啜更覺昭回光。
龍鳳大團小團耳,且如頭茶安得嘗。
余珍踵例及守漕,屬幙亦得酬官忙。
平分風月石渠老,分餉乃欲顛倒搜我腸。
山中宰相陶隠居,所注本草將何如。
更題真誥作神遇,佳夢是實寧非虛。
人生形神為干軀,心欲造設氣乘除。
瞬息變幻爭奪途,入山何難可躊躇。
玉波流煙照林廬,嵐影爽氣歸衣袪。
晏起早臥食息余,三景九道回八區。
一再傳其坐忘歟,俛仰今昔多憂虞。
榮名中人天機淺,言與不言養恬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