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舒鄉
功名若及鴟夷子,
必擬將舟泛洞庭。
柳色湖光好相待,
我心非醉亦非醒。
功名若及鴟夷子,
必擬將舟泛洞庭。
柳色湖光好相待,
我心非醉亦非醒。
如果能像鴟夷子那樣取得功名,我一定會駕著船在洞庭湖上泛舟。柳色與湖光如此美好地等待著我,我的心既不是沉醉也不是清醒。
鴟夷子:指春秋時期的范蠡,他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棄官經商,自號鴟夷子皮。
擬:打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或對人生的迷茫階段,看到范蠡功成身退的故事后,心生向往,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功成身退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追求和心境。
北闕初鳴佩,東膠肅展儀。感深思壞木,喜極預承齍。江漢神如在,山龍服儼垂。自今期秉德,無愧駿奔時。
黃鶴樓中玉笛,十年不到長沙。夢逐梨云歸去,月明夜夜思家。
賀老如何尾從班,真官也作借官看。君恩至重無真假,賜酒何曾味兩般。
實地從來著腳安,好脩纕蕙更紉蘭。貴游淡似孤寒士,達宦貧于初品官。醫國名方留肘后,憂民心事集眉端。浮榮過眼同歸盡,獨魯靈光耐久看。建俗輕生自古然,況逢軍旅更饑年。兩臺相顧長酸鼻,一飯無緣得下咽。發廩救荒寧計日,乞師請命屢箋天。賊平必欲論功報,鎮撫須居戰取先。六十青蚨米五升,兒童滿口說常平。方愁饑火無聊賴,一沐恩波得并生。真佛現身來救度,老天著眼自分明。從今閩粵家生子,定把君侯姓作名。誨盜須知有自來,貪官污吏禍之胎。殺人越貨甘殘忍,入市拿金不忌猜。誰與清朝申典憲,合將若屬寘渠魁。書生銳欲排閶闔,先誦民謠獻外臺。
假日多無事,誰知我獨忙。移山入縣宅,種竹上城墻。驚蝶遺花蕊,游蜂帶蜜香。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岸幘斜陽下,疏林開遠山。新涼灑衣袂,爽氣清容顏。林端見初月,素彩生云間。褰裳步花影,欲動愁闌珊。向來竹林游,暫到已復還。寧知一畝內,迥若離市阛。浮生且為樂,及此一日閑。
水長清溪晝濯纓,鄰家門巷共新晴。東風偶爾加噓拂,便見閑花態度輕。
搴蘭褻臺上,抱玉燼山阿。古戍狼烽少,平林燕壘多。有途怨薪桂,無地隱煙蘿。欲向寥天問,終悲隔燄摩。
匈奴百萬未須憂,斬將搴旗在運籌。束發由來憎李廣,不將辛苦覓封侯。
花老無風落,陰濃過雨新。故園春色半成塵。正是綠肥紅瘦最傷神。
煙雨素馨涵,小院微酣。明晨叫賣看花籃。買去女兒頭上簇,別樣嬌憨。飛雨又沾衫,旅夜何堪?幸存馀洌供心龕。好籍香魂成一夢,夢到江南。
虛廊靜院連深竹,色照窗扉如水綠。題遍瑯玕節下詩,高興滿懷吟未足。盡教梳洗出清風,客來徑造亦不俗。出門咫尺是塵間,野鳥紛紛自相逐。
逶迤十里平溪路,滴瀝三重下漱泉。為底時來策黎杖,春衣要試浴沂天。
滿徑霜花錦綺斑,開門忽復見青山。寧知淮海滄茫外,如在柴桑遠近間。白鶴孤飛云出洞,蒼鷗相逐水流灣。客來欲問悠然趣,縹緲天風颯佩環。
柳深何處可藏鴉,窗繞長廊綠暗紗。造物惜春知有意,薰風時一度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