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郢中寇火二首 其二
搴蘭褻臺上,抱玉燼山阿。古戍狼烽少,平林燕壘多。有途怨薪桂,無地隱煙蘿。欲向寥天問,終悲隔燄摩。
搴蘭褻臺上,抱玉燼山阿。古戍狼烽少,平林燕壘多。有途怨薪桂,無地隱煙蘿。欲向寥天問,終悲隔燄摩。
河轉金堤近,天高魏闕新。
千夫奉儒將,百獸伏麒麟。
校獵沙場莫,談兵玉帳春。
關南知不遠,誰試問蕃鄰。
長淮暮生風,來自渦河口。
新舟雖云固,波浪亦難受。
詩來話艱厄,驚恐及兒婦。
憶同溯荊峽,終夜愁石首。
余飆入幃幄,跳沫濺窗牖。
平生未省見,驚顧欲狂走。
爾來涉憂患,漸覺成老丑。
遙喜波浪中,時能飲醇酒。
弱植還生意,凌冬見后凋。
尚低霑雨露,更長拂云霄。
庭月搖疏影,檐風舞細條。
他年逢匠石,寶構壯天朝。
南亭不減北邙高,美景因公見一朝。
已看溪山如在畫,更傳風雅似聞韶。
栽桃定有仙家住,種竹寧無隠者招。
秀氣當為多士福,未應都放與漁樵。
少年辛苦校蟲魚,晚歲雕蟲恥壯夫。
自是諸生猶習氣,果然紫詔盡驅除。
酒間李賀皆投筆,地下班揚亦引車。
惟有少陵頑鈍叟,靜中吟撚白髭須。
詛楚楚如桀,詛秦秦則紂。桀罪使信然,紂語安足受。
牲肥酒醪潔,夸誕鬼不祐。鬼非東諸侯,豈信辯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繞章華走。得楚不付孫,但為劉季取。
吾聞秦穆公,與晉實甥舅。盟鄭絕晉歡,結楚將自救。
使秦詛楚人,晉亦議其后。諸侯迭相詛,禍福果誰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無可否。何當投涇流,渾濁蓋鄙丑。
煮酒堆山果,新茶下粉團。
似梅嫌足核,如蜜少加酸。
公子傾金彈,行人漏蠟丸。
吾鄉元不識,歸日畫圖看。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云靄新畫。
前山更遠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秾秀,依然不負遠來心。
柳嶺相從歲屢遷,南湖同泛又經年。
齋前怪石曾為枕,門外長楊憶系船。
白酒一壺賢圣樂,古書千卷弟兄傳。
九衢塵土忙如火,握手相看思黯然。
英斷能承祖,慈襟善繼仁。
詩書教宗室,體貌待元臣。
損己遲徽冊,恭天徹步茵。
昔年平水患,盡力在斯民。
旅鬢莖莖白,霜梨葉葉紅。
可憐非類者,同落有涯中。
萬物齊為馬,勞生獨轉蓬。
此行江海外,便作狎鷗翁。
柱史仙翁舊指枝,生賢左右太平基。
居留成就昭陵后,賜告從容故里時。
籌策久為當世重,勛勞方受兩宮知。
欲祈天錫公眉壽,更過芳蓮葉上龜。
古觀多松檜,幽奇近暮秋。
坐看新月上,閑見斷云愁。
野思同花鳥,鄉情隔島洲。
輕寒披鶴氅,隠幾自搔頭。
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邐費公瓢。
幽泉細細流巖鼻,盆水彌彌漲海潮。
但愛堅如湖上石,誰憐收自灶中焦。
蒼崖寒溜須佳蔭,尚少冬青石繭苗。
茅茨以為庵,環顧蕭然虛。
內樂茍自足,容人即有余。
旁依修竹密,上翳青松株。
勿言此中陋,中有君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