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霓裳 觀蘭語堂女樂
蕙風天。幽蘭欲語氣如煙。簾幕靜,畫堂珍重啟芳筵。
銀絲鏤雪鲙,玉茗瀉冰泉。月娟娟。一行行、紅粉擁神仙。
明珰翠袖,不羨錦瑟華年。歌喉細,紫綃絳樹斗妖妍。
檀槽催按拍,竹肉應鳴弦。舞翩躚。暗銷魂、醉倚百花前。
蕙風天。幽蘭欲語氣如煙。簾幕靜,畫堂珍重啟芳筵。
銀絲鏤雪鲙,玉茗瀉冰泉。月娟娟。一行行、紅粉擁神仙。
明珰翠袖,不羨錦瑟華年。歌喉細,紫綃絳樹斗妖妍。
檀槽催按拍,竹肉應鳴弦。舞翩躚。暗銷魂、醉倚百花前。
在和暖的微風中,幽蘭似要訴說,氣息如煙。簾幕安靜,華麗的廳堂珍貴地重新擺開了芳宴。有像銀絲般切得精細的魚膾,如玉般的茶茗如冰泉般傾泄。月色美好,一行行紅粉佳人簇擁著如神仙般的歌女。她們佩著明珰,身著翠袖,讓人不再羨慕那美好的青春時光。她們歌喉婉轉,紫綃、絳樹般的歌女爭奇斗艷。檀木的樂器催促著節拍,歌聲與弦樂相應和。她們舞姿輕盈,讓人暗暗銷魂,我沉醉地倚靠在百花前。
蕙風:和暖的微風。
鏤雪鲙:精細切制的魚膾。
玉茗:茶的美稱。
明珰:用珠玉制成的耳飾。
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
紫綃、絳樹:皆為古代著名歌女。
檀槽:檀木做的樂器。
竹肉:指管樂和弦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可知是詞人在蘭語堂觀看女樂表演后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文化娛樂較為豐富的時期,詞人得以參加這樣的宴會并欣賞到精彩的表演。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蘭語堂女樂表演的熱鬧場景和女樂的美妙風采。其特點是語言華美,生動地展現了宴會的奢華和女樂的魅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也是反映當時社會娛樂文化的一個小樣本。
余嬰沉痼疾。竄身清漳濱。自夏涉玄冬。彌曠十余旬。常恐游岱宗。不復見故人。所親一何篤。步址慰我身。清談同日夕。情眄敘憂勤。便復為別辭。游車歸西鄰。素葉隨風起。廣路揚埃塵。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追問何時會。要我以陽春。望慕結不解。貽爾新詩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寵珍。
冕旒親負扆,卉服盡朝天。旸谷移初日,金爐出御煙。 芬馨流遠近,散漫入貂蟬。霜仗凝逾白,朱欄映轉鮮。 如看浮闕在,稍覺逐風遷。為沐皇家慶,來瞻羽衛前。
雪后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 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前故壘長。 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國,一片山河百戰場。 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三春布陽德,萬物發華滋。凌霄直微類,近亦附喬枝。
低迷眾無睹,高出乃見奇。煌煌九霄中,榮夸遽爾為。
我道似不爾,一笑懸吾羈。
美蘭堂晝永,晏清暑、晚迎涼。控水檻風簾,千花競擁,一朵偏雙。銀塘。盡傾醉眼,訝湘娥、倦倚兩霓裳。依約凝情鑒里,并頭宮面高妝。蓮房。露臉盈盈,無語處、恨何長。有翡翠憐紅,鴛鴦妒影,俱斷柔腸。凄涼。芰荷暮雨,褪嬌紅、換紫結秋房。堪把丹青對寫,鳳池歸去攜將。
日日雨霏霏,開門無所之。 漫尋花發處,已過絮飛時。 替紙蠶生遍,修巢燕立危。 但催人老去,羞作送春詩。
青郊歇馬拂吳鉤,萍聚天涯共白頭。 久舍新豐唯命酒,長謠故國一登樓。 林殘半壑飛寒雨,潮落空江急暮流。 世路風煙悲去住,莫辭西日醉箜篌。
載筆螭頭遠,綏和萬里行。舟居南海便,衣袖錦袍輕。
銅柱將軍約,沙堤宰相名。何時重混合,法從在蓬瀛。
往事俄驚如夢,白頭追感前時。半生辛苦為吟詩。詞筆輪君工致。世變俱成老大,年來更覺衰遲。通家欲結歲寒期。未必天工無意。
蔓藤扶我過東岡,與客同登妙法堂。 小院回廊春已暮,茂林修竹夏初長。 歸歟未辦買山計,健甚無庸卻老方。 都市山林總無累,此生此世底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