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梅花道人題骷髏圖澹歸嗤其鄙陋為別作七首乃詞異而所見亦不相遠反其意作四闋正之 其二
當汝無時,原無消息,逗此風光。
到云生月吐,旋相圓滿,山支水派,不爽針铓。
桂斧誰修,玉砂難碾,琢就玲瓏七寶裝。
曾倩汝,為日輪炫紫,寒夜凝霜。
成功底事難量。仍擲與、乾坤自主張。
盡雪里梅開,憑誰蘊藉,風中柳擺,非汝輕狂。
百折如新,一絲不亂,煙草迷離總不妨。
珍重好,教大鈞裁剪,鶴短鳧長。
當汝無時,原無消息,逗此風光。
到云生月吐,旋相圓滿,山支水派,不爽針铓。
桂斧誰修,玉砂難碾,琢就玲瓏七寶裝。
曾倩汝,為日輪炫紫,寒夜凝霜。
成功底事難量。仍擲與、乾坤自主張。
盡雪里梅開,憑誰蘊藉,風中柳擺,非汝輕狂。
百折如新,一絲不亂,煙草迷離總不妨。
珍重好,教大鈞裁剪,鶴短鳧長。
當你還未出現時,原本沒有任何消息,卻造就了這般風光。到了云生月出,很快就圓滿無缺,山脈水系,精準無誤。是誰用桂斧來修治,玉砂也難以打磨,雕琢成玲瓏的七寶之狀。曾讓你,如日輪閃耀紫光,寒夜凝結成霜。成功之事難以估量。仍然將你擲給乾坤,讓它自主安排。盡管雪里梅花開放,有誰能含蓄高雅,風中柳枝擺動,并非是你輕狂。歷經百折依舊如新,一絲不亂,即便煙草迷離也無妨。要好好珍惜,讓大自然去裁剪,如鶴腿短、野鴨腿長般各得其所。
逗:引發,造就。
旋相:很快就。
不爽針铓:絲毫不差。針铓,針尖,喻極細微處。
桂斧:傳說月中有桂樹,吳剛以斧伐之。
玉砂:打磨玉器的砂。
七寶裝:用多種珍寶裝飾。
倩:請。
底事:何事。
蘊藉:含蓄高雅。
大鈞:指大自然。
鶴短鳧長:《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喻事物各有其宜。
作者針對梅花道人題骷髏圖的詞,反其意而作。可能當時社會環境下人們對生死、成敗等問題有諸多思考,作者借此詞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和豁達的心境。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順應,不過分執著于成敗。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開闊,語言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思考和創作風格。
北風動地起,寒色晚亭分。渡淺冰初合,雪深人不聞。
月緣霜皎潔,潮與霧氤氳。應有山陰客,停橈此問君。
溟漲滹沱水,孤亭勢欲傾。萬夫防蟻穴,百雉沒山城。
牛馬渾無辨,舟航不敢行。波濤煙霧里,疑是近蓬瀛。
何處堪消暑,閑亭盡日涼。錦帆看十里,菀柳坐千章。
風動茶蘼架,雨侵薜荔墻。漁歌繞晚唱,濯足下滄浪。
遲日園林媚,孤亭傍水斜。綠苔明曲徑,淡柳暗平沙。
隨意窗前草,無名澗底花。主人息機久,服食效丹砂。
舸艦寧千萬,紛紛此地過。飛篷各自急,逐利定誰何?
水漲蛟龍怒,風驚波浪多。何如茅屋下,終日醉顏酡。
小巷通城辟,柴門逐水開。漁歌隨棹遠,帆影過墻來。
柳密初侵院,庭幽半欲苔。主人休沐至,于此滌塵埃。
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缸午夜香。異日長檠珠翠里,苦心寒燄莫相忘。
六星近在河岸頭,頭上雖然有兩角,腹下從來欠一腳。 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連, 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星號織女。 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兩畔右邊明, 更有四黃名天桴,河鼓之下如連珠。 羅堰三烏牛東居,漸臺四星似口形, 輦道東足連五丁,輦道漸臺在何許? 欲得見時近織女。
牡丹一名木芍藥,拒霜也號木芙蓉。 好花名盡多重疊,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鴻一聲天雨血,落霞萬頃江飲虹。 水花已盡岸花出,千朵萬朵能白紅。 曾共鴛鴦登繡縟,也隨鸂鶒上屏風。 金釵俗插嫌花重,玉手高攀與面重。 弄色合歡無限思,九心千葉為誰容。 朝看花開紅偏淡,暮見花斂紅轉濃。 朝開夕斂如趨市,明日風光移別蘤。 平生愛花入骨髓,白頭出沒與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開花落水悠悠。 未吃太平一杯酒,歲歲花開伴白頭。
新來酒戶。想勝看花處。帶得春行平壤路。同笑同歌同住。灤陽卻近山家。芒鞋夜夜丹霞。流水落花歸思,蒼煙白石生涯。
短夢驚回,北窗一陣芭蕉雨。雨聲還住。斜陽明高樹。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山如霧。斷虹猶怒。直入云深處。
醒時莫憶醉時事,今日休言昨日非。 池上風光宜共酹,勸君不要半酣歸。
勝國巡游地,孤城有廢宮。 周垣春草外,園殿夕陽下。 狐搰沙翻雪,鴟蹲樹嘯風。 唯馀舊村落,雞犬似新豐。
霧隱前山燒,林開小市燈。 軟沙平受月,春水細流冰。 遠望窮高下,孤懷感廢興。 白頭遺老在,指點十三陵。
蒼龍雙闕郁岧峣,曾侍鹓鸞趁早朝。往事已隨塵袞袞,虛名贏得鬢蕭蕭。
長林豐草空相憶,瘴雨蠻煙苦見招。借問都門門外柳?為誰留著最長條。
玉山之陽,延咢縈紆。有屋層出,君子之居。入奉父母,出與弟俱。
有琴有書,以釣以漁。??流水,深不可??。
英英白云,邇而不迂。維春有暉,維德不孤。
及爾孫子,永言樂胥。先哲有訓,有典有經。淑爾君子,仰止景行。
我來自東,春日載明。曰未覯止,中心怦怦。亦既覯止,我心則平。
仰爾父母,及爾弟兄。既和且煦,令儀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
維木有椿,有蔚其榮。維草有萱,有茁其青。韡韡常棣,有葉其生。
有猗者蘭,有燁者荊。有懿者德,有休者徵。樂只君子,百福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