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雜詠 其三
西邑天戈指,軍行萬里強。
陣云連地闊,塞草竟天長。
逐隊紛鵝鸛,迷途困骕骦。
晚來亭鄣望,日落戍旗蒼。
西邑天戈指,軍行萬里強。
陣云連地闊,塞草竟天長。
逐隊紛鵝鸛,迷途困骕骦。
晚來亭鄣望,日落戍旗蒼。
西邊城邑處朝廷軍隊的兵鋒指向那里,軍隊行軍超過萬里之遙。戰云連接著大地顯得無比廣闊,塞外的荒草一直延伸到天邊。士兵們像鵝鸛一樣成隊前行,駿馬也會迷失道路陷入困境。傍晚時分從亭障遠望,夕陽下戍邊的旗幟顯得蒼然。
西邑:西邊的城邑。天戈:指朝廷的軍隊。
強:超過。
陣云:戰云。
竟:盡,一直到。
鵝鸛:古代戰陣名,這里形容軍隊隊列。
骕骦(sù shuāng):駿馬名。
亭鄣:古代邊塞上的防御工事。
戍旗:戍邊軍隊的旗幟。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作者可能處于邊塞戰事時期,跟隨軍隊或在邊塞任職,目睹了軍隊行軍的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邊塞行軍的情景。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展現了邊塞的雄渾與行軍的艱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古代邊塞生活和軍事活動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我謂蓬瀛客,清切不畏炎。及觀秋興篇,無遠此窮閻。
乃知天地大,節候無愛嫌。寒不為富減,暑不為貧添。
向者遭蒸炊,靡不同炮燖。西風吹雨至,涼氣何纖纖。
霈然沃萬物,不更畢宿占。紈扇捉苦倦,盤冰得仍厭。
蠅癡驅又來,蚊嚵喙猶尖。??衣不復浹,醅醪壓初甜。
客有憎壁蝎,客有困靴襜。一以磔為喜,一以嬾自謙。
唯有螭頭人,朝立宮殿簷。盛夸樓觀高,又極星斗瞻。
予慙異群公,歸意如陶潛。自念菊將坼,復思禾可鐮。
舂禾作釀熟,獨邀影與蟾。此樂雖易有,彼榮安得兼。
雜花紅間白,遠樹短參長。
天近春歸疾,城高地易涼。
千尋浮遠水,五兩動連檣。
置酒未終樂,山煙生暝隍。
洛水美赪鯉,入河西去時。
三春登玉浪,一日到天池。
垂釣豈容羨,小鱗應莫隨。
腹中無匕首,已不助吳兒。
五月黃梅肥,終朝密雨微。
綠苔侵竹閣,潤氣裛人衣。
背隴霑牛去,銜蟲濕燕歸。
高山發瀑水,夜漲入吾扉。
平生山野性,坐臥愛流水。
適從昭亭來,興自明河起。
小舟浮輕槎,身入星辰里。
飲牛誰家郎,照鬢誰家子。
隔岸心相望,翻然洲鵲喜。
灘頭磷磷石,欲贈畏指毀。
留取自支機,成都無卜士。
退之曾作河南宰,韓氏于今又見君。
縣政從來人有望,家聲不墜世多文。
后池分洛貯藍水,高檻看嵩迷嶺云。
主簿堂前七葉樹,手栽應莫已刳焚。
箭頭破賊棄不為,筆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脫袍改舊色,庭下折腰甘去時。
歷陽郡小太守好,督郵官閑眾吏嬉。
江邊竹園啼竹雞,竹里種花春過遲。
東望望夫云腳垂,煙雨隔岸風檣欹。
濕鴈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亂如盎絲。
書對三千字,恩科第一人。
鯤魚飛北海,龍劍躍平津。
直悟聰文主,深論險尅臣。
已能明世弊,枉作幕中賓。
莫登樓,腳力雖健勞雙眸,下見紛紛馬與牛。
馬矜鞍轡牛服辀,露臺歌吹聲不休。
腰鼓百面紅臂褠,先打六幺后梁州。
棚簾夾道多夭柔,鮮衣壯仆獰髭虬。
寶撾呵叱倚王侯,夸妍鬭艷目已偷。
天寒酒醺誰爾侜,倚楹心往形獨留,有此光景無能游。
粉署深沉空翠幬,青綾被冷風颼颼。
懷抱既如此,何須望樓頭。
壺頭山下俗,巴婦曲中聽。
汲井熬鹽白,燒田種谷青。
巖風來虎嘯,江雨過龍腥。
事簡能談者,楊雄所草經。
當時嗟遽歿,二子未能言。
頻歲折丹桂,買塋遷陸渾。
重銘太史筆,不替故人恩。
為善有終慶,此焉天意存。
當時載酒客,共過草玄人。
今日一寒士,能來三侍臣。
竹門容大馬,金絡照諸鄰。
雞瘦莫為具,阮家依舊貧。
油燈方照夜,此物用能行。
焦首終無悔,橫身為發明。
盡心常欲曉,委地始知輕。
若比飄飄梗,何邀世上名。
興平烹瓊乳,咸陽摘冰枝。
秦女點山日,張公開谷時。
刻破玉漿壺,泛融金酒巵。
適從關中寄,不見博士卑。
既老仍開國,因歸得賜金。
念懷知主意,堅介見臣心。
筆札尚存紙,性情猶托吟。
向來門下客,東首淚盈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