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贈白齋四十
綵筆清于綺。恰平生、奴狂自許,羞稱名士。憶昔論文當弱冠,也把壁人曾擬。詎憔悴、而今若此。四十浮生駒隙過,嘆余年、亦去君無幾。男兒志,成何事。
惟拚縱飲清狂耳。最先生、年來混跡,倡樓僧寺。知己相期須努力,那便如斯而已。況君更、才雄無二。轉眼秣陵秋正好,看摶霄、健翮凌風起。驚一夕,騰千里。
綵筆清于綺。恰平生、奴狂自許,羞稱名士。憶昔論文當弱冠,也把壁人曾擬。詎憔悴、而今若此。四十浮生駒隙過,嘆余年、亦去君無幾。男兒志,成何事。
惟拚縱飲清狂耳。最先生、年來混跡,倡樓僧寺。知己相期須努力,那便如斯而已。況君更、才雄無二。轉眼秣陵秋正好,看摶霄、健翮凌風起。驚一夕,騰千里。
你的文筆比華麗的辭藻還清新。你一生自許疏狂,羞于被稱作名士。回憶起年輕時一起談論文章,也曾把你比作美男子。怎料到如今竟如此憔悴。四十年人生如白駒過隙,感嘆我剩下的歲月也和你所剩不多了。男子漢的志向,究竟做成了什么事呢。只能拼著縱情飲酒,放任清狂罷了。最可嘆先生你,這些年混跡在倡樓僧寺。知己之間相互期許要努力,怎能就這樣算了。況且你才華出眾獨一無二。轉眼間南京的秋天正美,看你如矯健的鳥兒展翅高飛,一夜之間就能騰飛千里。
綵筆:彩筆,指有才華,擅長寫作。
綺:華麗的絲織品,這里指華麗的辭藻。
奴狂:自許疏狂。
壁人:指美男子。
詎:怎料到。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
駒隙: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快。
秣陵:今江蘇南京。
摶霄:高飛上云霄。
健翮:矯健的翅膀。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中可推測,當時作者和友人都已年屆四十,卻未實現人生抱負,友人處于一種消沉的狀態,作者寫下此詞鼓勵友人。
這首詞主旨是激勵友人振作。突出特點是情感跌宕起伏,既有對現狀的不滿,又有對未來的期許。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朋友間相互鼓勵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
龐公不浪出,蘇氏今有之。
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
乾坤幾反復,揚馬宣同時。
今晨清鏡中,勝食齋房芝。
余發喜卻變,白間生黑絲。
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
百靈未敢散,風破寒江遲。
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黃精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
此時與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
鳴呼二歌兮歌始放,鄰里為我色惆悵。
椶拂且薄陋,豈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蒼蠅。
熒熒金錯刀,擢擢朱絲蠅。
非獨顏色好,亦用顧盼稱。
吾老抱疾病,家貧臥炎蒸。
咂膚倦撲滅,賴爾甘服膺。
物微世競棄,義在誰肯征。
三歲清秋至,未敢闕緘藤。
代公實英邁,津涯浩難識。
擁兵抗矯征,仗節歸有德。
縱橫負才智,顧盻安社稷。
流落勿重陳,懷哉為凄惻。
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掾曹乘逸興,鞍馬去相尋。
能吏逢聊璧,華筵直一金。
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騏驎,戰骨當速朽。
旄頭彗紫微,無復俎豆事。金甲相排蕩,青衿一顦顇。
嗚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學者淪素志。
我行洞庭野,歘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風雩至。
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棄。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因見縣尹心,根源舊宮閟。
講堂非曩搆,大屋加涂墍。下可容百人,墻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壓戎馬氣。林木在庭戶,密干疊蒼翠。
有井朱夏時,轆轤凍階戺。耳聞讀書聲,殺伐災髣髴。
故國延歸望,衰顏減愁思。南紀改波瀾,西河共風味。
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
吾見夫子德,誰云習相近。
數仞不可窺,言味終難盡。
處喧慮常澹,作吏心亦隱。
更有嵩少峰,東南為勝引。
赤驥頓長纓,非無萬里姿。悲鳴淚至地,為問馭者誰。
鳳凰從東來,何意復高飛。竹花不結實,念子忍朝饑。
古時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賢人識定分,進退固其宜。
赤縣官曹擁材杰,軟裘快馬當冰雪。
長安苦寒誰獨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穢,青門瓜地新凍裂。
鄉里兒童項領成,朝廷故舊禮數絕。
自然棄擲與時異,況乃疎頑臨事拙。
饑臥動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聯百結。
君不見空墻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
有弟有弟在遠方,三人各瘦何人強。
生別展轉不相見,胡塵暗天道路長。
東飛駕鵝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
鳴呼三歌兮歌三發,汝歸何處收兄骨。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江心蟠石生桃竹,蒼波噴浸尺度足。斬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開一束,滿堂賓客皆嘆息。憐我老病贈兩莖,出入爪甲鏗有聲。
老夫復欲東南征,乘濤鼓枻白帝城。路幽必為鬼神奪,拔劒或與蛟龍爭。
重為告曰,杖兮!杖兮!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變化為龍。使我不得爾之扶持,滅跡于君山湖上之青峰。
噫!風塵澒洞兮豺虎??人,忽失雙杖兮吾將曷從。
野亭逼湖水,歇馬高林間。
鼉吼風奔浪,魚跳日映山。
暫游阻詞伯,卻望懷青關。
靄靄生云霧,唯應促駕還。
梁公乃貞固,勛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潛運儲君策。
待賢開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猶是門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