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 其一 題曹雪鴻荊溪釣隱圖
曹子家居荊水畔。一蓑煙雨堂中見。玉洞桃花看欲遍。誰兼擅。磻溪寫入鵝溪絹。
明月為鉤虹作線。虛舟一任頻回轉。與世浮沉山水愿。將圖展。風波此地從君便。
曹子家居荊水畔。一蓑煙雨堂中見。玉洞桃花看欲遍。誰兼擅。磻溪寫入鵝溪絹。
明月為鉤虹作線。虛舟一任頻回轉。與世浮沉山水愿。將圖展。風波此地從君便。
曹先生家住在荊水岸邊。在堂中仿佛能看到他身披蓑衣在煙雨中的樣子。他似乎把玉洞的桃花都看遍了。誰能同時擅長這些呢?他把像磻溪那樣的景致畫在了鵝溪絹上。以明月為釣鉤,彩虹為釣線。駕著空船隨意地來回飄蕩。他愿意與世間沉浮,寄情于山水之間。展開這幅圖,在這里無論遇到什么風波都隨您心意。
曹子:指曹雪鴻。
荊水:即荊溪,在今江蘇宜興南。
玉洞桃花:可能象征著美好的景致或理想的境界。
磻溪:相傳為姜太公釣魚處,這里指代隱居垂釣之地。
鵝溪絹:宋代蜀地鵝溪所產的絹,質地優良,常用來作畫。
虛舟:空船,比喻無牽掛、自由自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的內容推測,當時作者看到曹雪鴻所畫的《荊溪釣隱圖》,有感于畫中展現的隱居山水的意境和曹雪鴻的志趣,從而創作了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曹雪鴻的繪畫技藝和他向往隱居山水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意境優美,意象豐富,以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
伸足怡然在帝廷
故人忘勢帝忘形
封章太史真多事
從此難忘一客星
闊疏方在念,
飛蓋忽相過。
酒缺鄰堪覓,
詩成子自哦。
添羹挑野菜,
包鲊就池荷。
莫屢辭歸去,
馀樽亦不多。
拔劍難成斫地歌,危時千念百消磨。此才祇合瞢騰醉,四海彌天奈若何。
巨刃摩天志未灰,殘棋急劫亦堪哀。廿年負煞屠鯨手,他日隨君橐筆來。
江水遠赴瞿唐門,建瓴而下勢欲吞。東過秭歸峽逾逼,雙崖突起如藩垣。神龍在檻虎被縛,自然拿攫還騰奔。巨石中央列戈戟,云霾雨蟄磐孤根。瀠洄未肯注東海,朝宗詎識天王尊。天吳九首作窟宅,當年割據哀公孫。老蛟晝號猿夜嘯,估客萬里傷心魂。疑是共工怒,頭觸昆侖折天柱。又似樊將軍,毛發沖冠皆倒豎。叢祠血食飽淫昏,開鑿無人念神禹。岸邊林立黃頭兒,負戴裝囊半村女。攀蘿捫葛勝丁男,頭上銀釵已非古。行旅紛紛學魚貫,鄰船隔舫更相喚。一舟才過萬人呼,沙頭雜坐忘餐飯。西來艚去如箭,死喪之色人人面。濤聲斷處即安瀾,咫尺分明割鄉縣。舟人釃酒妻孥喜,歷盡驚湍觀已止。艱危莫漫數黃牛,鹿角狼頭曹檜耳。
春云漠漠漲遙空,□□□□霢霂中。出□□□□密樹,依人馴鶴舞芳叢。膠牙餳嚼霜華脆,藍尾□開柏葉濃。何事迎年卻迎雨,憑誰暄冷問東風。
條風吹雨啟三陽,軟節寒生薜荔裳。岸草已添新歲色,籬花應洗隔年妝。休將白發頻窺鏡,幸有青山對舉觴。花事一年今日始,笑拈綵筆試平章。
東海浮山并浮日,日光射空海底出。
浮山日涌羅山來,兩峰搖搖勢欲失。
鐵橋互天天漢低,天風浩蕩云凄迷。
淋漓元氣渺不測,忽驚天外鳴天雞。
乾坤草廬半空起,四百峰頭一亭峙。
中有蒼茫獨立人,元精耿耿雙眸視。
本來南國占離明,文章天上搖火精。
收拾蠻煙炙炎海,海市忽散鮫人驚。
珊瑚萬樹若列炬,照見山河了如許。
蓬萊并入金鏡中,一角分明失左股。
黃塵更變水淺清,劫灰飛盡玻璃明。
何時晞發最高處,顧盼目極東南溟。
居當山麓入煙扉,
喬木蒼藤接翠微。
筑室暮年今尚少,
得歸真是眼中稀。
曾是上清攜手處,迢遙笙鶴遺音。水如環佩月如襟。幔亭人杳,歸路已難尋。
莫倚君身仙骨在,曉霜明鏡骎骎。碧天云海約投簪。舊歡新別,回首兩沉吟。
河山儼類一棋枰
覆雨翻云倒復傾
南渡天驕能蹙國
中原地縮諱言兵
雄才有限誰匡亂
好景無多是太平
千古興亡仍往轍
拋書掩卷淚縱橫
一曲琵琶灑半酣。當時何苦淚痕淹。生來泛梗原無著,聽徹哀絲亦未嫌。
人欲去,句重拈。清詞閑寫望江南。憐他老大商人婦,只唱新聲昔昔鹽。
祖尚浮虛事漆園,生平圜府不曾言。神峰峻若瑤林茂,手色全如玉柄溫。翊輔但求三兔窟,風流空擅一龍門。季年喪國排墻禍,綺靡諛言可得存。
曾侍東皇采紫芝,朅來西土宴瑤池。藻翁梁上休繁役,灰劫池中認遠期。數木故應煩鬼子,竊桃那免號偷兒。蒿廬不愛深山臥,避世金門世孰知。
翟尉方羅雀,
任公尚釣魚。
行藏吾若此,
君意定焉如。
好詩無力挽春殘,獨幸繁枝戀晚寒。誰遣上人珍此意,二分留取畫中看。
白頭檢討重游日,置酒僧寮春又歸。六十年來朝士改,丁香成雪栝成圍。
聞道深村里,結茅三四間。
買田因種秫,移樹為看山。
詩好人皆誦,身安心自閑。
有時思雁蕩,依舊棹舟還。
烏騅一去里門空,
子弟相隨不復東。
作史到今尊本紀,
爭功何必據關中。
稽山碑失秦無頌,
《垓下歌》成楚有風。
未許生擒歸亦恥,
項王畢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