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野興三首 其二
披衣清曉倚闌干,龜屋裁成二寸冠。
盆檜雨馀抽嫩綠,研池風過起微瀾。
愛書自笑心常在,去死懸知日尚寬。
回視前修似無愧,不教一字入長安。
披衣清曉倚闌干,龜屋裁成二寸冠。
盆檜雨馀抽嫩綠,研池風過起微瀾。
愛書自笑心常在,去死懸知日尚寬。
回視前修似無愧,不教一字入長安。
清晨披著衣服倚靠在欄桿上,頭戴用龜殼制成的兩寸小冠。盆栽的檜樹在雨后抽出嫩綠的新芽,硯池在微風吹過泛起細小的波瀾。我喜愛讀書,自己笑著覺得這心意始終未改,我知道距離死亡的日子還很遙遠。回頭看看前代的賢人,似乎也沒有什么可慚愧的,不讓自己的一個字去迎合京城的權貴。
龜屋:指龜殼,這里指用龜殼制成的帽子。
盆檜:栽種在花盆里的檜樹。
研池:硯池。
前修:前代的賢人。
長安:代指京城、朝廷。
此詩為陸游所作。陸游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山陰。這首詩創作于他晚年的初夏時節,此時他遠離官場,過著閑適的田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喜愛和不慕權貴的氣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抒情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多樣的風格,展現了他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創作特色。
神龍傲幽蟄,睡美得所安。宇宙豈不廣,斂收寄深蟠。
不知九地藏,何似海濱寬。謾作無底竇,言依小巑岏。
微流出紺地,碧玉儲清寒。亂木共蒼翠,佛宮蔭檀欒。
寧懷帝者家,未暇排云端。油云有時去,霧雨森蒙漫。
聊從老農戲,旱魃不可干。客行度嵌巖,塵土疲跨鞍。
愿借壁間瓢,一飲涼肺肝。
圣朝更化廣搜賢,丹陛遙瞻穆穆天。
歷數萬年垂統正,精微一理得心傳。
輸忠敢罄劉蕡膽,擢第應同李郃肩。
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頌周篇。
南山云,北山雨。
毗盧樓閣,豁開門戶。
花簇簇,錦簇簇。
彌勒大士,傾腸倒腹。
百城風月,目前領話,人畜草芥。
一時知有不知有,毗目仙人執善財手。
先生新卜宅,只許白云知。
野蜜和蜂割,巖花帶蝶移。
坐諳苔石穩,醉忘木橋危。
屋后寒梅放,因風寄一枝。
君家蘭玉滿庭除,尤喜徐卿第二雛。
方遂鵬程收鶚薦,又符熊夢獲驪珠。
史山孕秀頭顱別,秋水為神骨骼殊。
況有義方嚴訓在,早看騰踏上云衢。
江漢浮浮炳地靈,參旗井鉞壽星明。
庚寅初度周而始,戊己連營靜不驚。
山上印成龜左顧,月中桂共兔長生。
公堂遙想稱觴后,便報天階取履聲。
鳥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來又下坡。
松竹徑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漁歌。
歸來不見香風改,老去何愁明月多。
況有句文供布施,僧來也喚作檀那。
兒時摘青梅,葉底尋彈丸。
所恨襟袖窄,不憚頰舌穿。
我年不自覺,以我齒尚完。
嘗新試一薦,喉棘眉先攢。
豈味不悅口,豈老難強餐。
人生煎百憂,算梅未為酸。
今年生日勝常年,一佛中間萬佛緣。
善念才興方寸地,恩光便下九重天。
花香作供圍方丈,粟粒成功福大千。
長壽如來更多寶,飽參住世小乘禪。
祥光子夜都明徹,婷婷仙子來仙闕。
精神玉雪比不如,猶帶蓬萊秋夜月。
郎罷今晨莫世情,那知便不顯門庭。
我來只誦香山句,不重生男重生女。
晉漢高人跡已陳,同君仙屐叩山靈。
澗懸白練流云液,路夾蒼虬聳石屏。
鳥下老藤搖翠木,僧歸寒屋鑰秋扃。
蕭蕭落日聞笙鶴,滿耳天風聒醉醒。
巑屼列千峰,一柱屹翹楚。
回復蘊奇秀,有此云霞所。
巖封五里霧,松撼半天雨。
深知境未窮,正欠驚人語。
策杖辭朋友,形骸已可憐。
無錢親藥裹,冒雨上歸船。
官竟生前棄,詩應死后傳。
空余京洛月,愁照月臺邊。
喚作郎官三十年,淡于名爵自應賢。
摩天靈燄諸生筆,匝地春風使者旃。
手種路松添墓色,門開族井冽炊泉。
淳熙耆舊今無幾,忍把豪華萬口傳。
萬影奔朝市,歸山見一人。
青云莫相附,白雪不生塵。
暖日眠松石,涼風岸葛巾。
依然舊原憲,猿鶴伴清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