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 其三
鳥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來又下坡。
松竹徑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漁歌。
歸來不見香風改,老去何愁明月多。
況有句文供布施,僧來也喚作檀那。
鳥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來又下坡。
松竹徑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漁歌。
歸來不見香風改,老去何愁明月多。
況有句文供布施,僧來也喚作檀那。
看過鳥窩又去看蜂窩,剛上了坡接著又下坡。在松竹掩映的小徑中遇見山野老人,在荷花飄香時聽著漁人唱歌。歸來時感覺周圍的香風依舊未改,年紀大了何必發愁明月太多。況且還有詩句可供施舍結緣,僧人來了也把我稱作施主。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鳥窠、蜂窠:分別指鳥窩和蜂窩。
野老:指鄉村老人。
芰荷:指菱葉與荷葉。
布施:將財物等施舍給人。
檀那:即施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遠離塵世紛擾的鄉村環境中,在悠閑的生活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出一種超脫、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豁達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自然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
又被饑驅出,藏名悔不深。
生涯舉子業,杯酒故人心。
花塢辟香徑,客船依野陰。
晚風留宴賞,沙渚有歸禽。
入門堪笑復堪憐,
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
不知廚里久無煙。
買賦嗟何及,
春風惹恨偏。
樓頭看柳色,
偷唱想夫憐。
柳絲蘸雨金千縷,
山際浮嵐碧一痕。
日晚牧兒驅犢過,
炊煙浮出老人村。
當年江夏結青盧,蟄伏南陬老海隅。倦鳥終無巢共寄,涸魚空有沫相濡。牛欄未忘牛衣冷,鶴洞初驚鶴影孤。淚眼鄉關何處是,燈前長看荔枝圖。
厄閏黃楊詎足哀,文場藝苑兩非才。風中繾綣蜂隨蝶,雪里依偎竹伴梅。濁酒有情還化淚,相思無奈未成灰。傷心庭院芙蓉樹,不入丹青枉自開。
也得雙棲逾古稀,畫中烏鵲尚南飛。墨緣未共塵緣盡,筆力偏隨酒力微。路入泉臺晴抑雨,魂游閬苑是耶非。夜闌讀罷潘郎賦,冷月幽光透素幃。
半世清貧我負卿,耕前鋤后憶生平。凝眸碧海心千結,翹首黃泉路幾程。怕向瀟湘尋舊跡,何期嶺嶠泣新塋。可憐四十三年夢,留得天涯未了情。
好湖山、十年臨眺,襟懷無此閒散。山靈知我身將隱,故放白云舒卷。途未遠。借佛座蒲團,暫把塵緣遣。燈殘自剪。聽粥鼓齋魚,聲聲入破。僧定鶴來伴。
晨鐘動,半日浮生留戀。藤蘿游跡重踐。煙嵐水黛天然好,惟有劫灰難變。君不見。剩萬點寒鴉,占住斜陽院。峰回路轉。看野色蒼茫,霜林搖落,似我宦情懶。
行是騰云軟。只空中、一絲微吐,飄揚輕轉。八足交叉形似舞,彷佛無腸影幻。更密密、檐前布滿。地網天羅重更疊,嘆飛蟲、啖盡無從算。叢葉底,慣牽絆。
千絲結后終難斷。但看他、蜂藏蝶斂,紛紛避遠。日月精華良夜足,更喜春風和暖。卻只恨、禽聲啼亂。弱絮飛花隨意罥,最玲瓏、雨落成珠串。芳訊報,桂樓畔。
席門掛深巷,草屋亦參差。雖非菀葭墻,風雨僅蔽之。酬世本無具,豈容妄自欺。寄食量非美,庶可免寒饑。寸心茍不安,富貴亦胡為。
敝廬既非廣,隙地不盈尋。四時乏花果,閒日來一禽。雖無灌木蔭,密云有時陰。俯仰茅茨下,隨事稱予心。
豈無桐與絲,此曲貴知音。淵明生大晉,鴻冥鼎革間。棄官歸栗里,漉酒開襟顏。悠然賦新詩,無偽真自還。饑來常乞食,懷抱何幽閒。雖自甘愚賤,此士難追攀。
六十未云至,五十已有馀。耳順豈我能,知命亦非馀。為吏固不敢,躬耕氣力虛。開窗讀史冊,往事多欷歔。韓仇錐既誤,荊卿劍亦疏。愿言逐夸父,虞淵追日居。
種竹恨不蕃,種松恨不大。
看看竹成列,又盼松偃蓋。
微生恥求足,禪律況所戒。
褊心更奈何,分別及蘭艾。
頻婆近結子,鳳眼紅可愛。
此木母手栽,落實愴不逮。
封殖寄永思,家人勿剪拜。
晴空漠漠。怪雪來底處,飄滿籬落。元是花神,管領春風,幽香忽遍林壑。
玉仙緩轡江城路,全不羨、揚州東閣。似天教、瑤佩瓊裾,薦與翠尊冰勺。
聞道兒童好語,豐年瑞覆斗,占取紅萼。驛使飛馳,羹鼎安排,速趁良辰行樂。
聯鑣一一清都客,也肯把、山翁同約。醉歸來、夢斷西窗,怕聽麗譙悲角。
雨到家家景物奇,
黃梅釀熟子離離。
枝頭恰似垂金彈,
眾鳥驚飛不敢窺。
隔歲逢君又拍肩,
蒼茫歸夢憶江邊。
白蝦紫蟹紅蓮米,
橫系松根聽雨船。
麥苗初種今如許,少日行遮雉子斑。看舞翠綃三百頃,卻須花絮了春閑。
淺白深紅小睡馀,夢殘春去綠扶疏。更無蜂蝶憐膏馥,時有嬌鶯隱自呼。
簾聲竹影浪多疑,仙谷何能為解迷。
藻井風高蛛壞網,杏梁春晚燕爭泥。
更看山遠惟凝黛,縱許犀靈祇駭雞。
枉裂霜繒幾千尺,紅蘭終夕露珠啼。
溯詞源、六飛南渡,諸家全斗才思。叢山漠漠青如昨,獨覺流光驚駛。秋到矣。趁十幅蒲帆,錯繡層層水。唐公瓢里。見炳燭裁詩,題蕉紉碧,累月共仙袂。
勞相念,麋鹿何須爵里。太倉剛剩稊米。鼎鐘無處堪容我,聊逐沙鷗眠起。凄惻事。問故國、交朋雨散誰同醉。浮蹤遠寄。倩山作綸巾,江為羅帶,牢把客愁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