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游紫南鄉丈自文安擢諭海寧
儒吏無嗟久陸沉,傳經在在主恩深。
五年化雨添文水,一日春風動武林。
潮滿錢塘開絳帳,煙浮鷲嶺聚青衿。
宦游到處多幽勝,僧夜能因續舊吟。
儒吏無嗟久陸沉,傳經在在主恩深。
五年化雨添文水,一日春風動武林。
潮滿錢塘開絳帳,煙浮鷲嶺聚青衿。
宦游到處多幽勝,僧夜能因續舊吟。
不要感嘆儒吏長久埋沒不遇,傳授經學處處都感受著君主深厚的恩澤。在文安五年的教化如春雨滋潤,如今一朝春風得意前往武林。錢塘江潮水漲滿時你去開設講學的帳幕,鷲嶺煙霧繚繞聚集著眾多學子。你為官所到之處有很多清幽勝景,僧人夜晚還能和你一起續寫舊日的詩篇。
陸沉:比喻埋沒不遇。
傳經:傳授經學。
主恩:君主的恩澤。
化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文水:指文安。
武林:指杭州。
絳帳:指講座、講學。
鷲嶺:杭州靈鷲山,這里代指杭州。
青衿:指學子。
宦游:外出做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友人游紫南鄉丈原本在文安任職,后被提拔到海寧做學官。詩人可能與友人關系較好,在其升遷時寫詩送別。當時社會重視文化教育,官員的調動可能與當地的文化發展需求有關。
這首送別詩主旨在于贊揚友人的教化功績,祝福其新的任職。特點是語言優美、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道路如繩直,郊園似砥平。
山為翠螺踴,橋作彩虹明。
午酌金丸橘,晨炊玉粒粇。
江村好時節,及我疾初平。
薶甕東階下,滟滟一石水。
買魚畜其間,鱍鱍三十尾。
力微思及物,為惠止于此。
無風水不搖,得志魚自喜。
涵泳藻與蒲,永不畏刀幾。
飯罷時來觀,相娛從此始。
蕭然破帽伴枯藤,逢著青山不厭憎。
家似江淮歸業戶,身如湖嶺罷參僧。
煨柴夜宿寒爐火,洗釜晨敲古澗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徑不須曾。
吳中秋晚氣猶和,疾豎其如此老何。
鳥語漸稀人睡美,木陰初薄夕陽多。
掃園日日成幽趣,撫枕時時亦浩歌。
車轍久空君勿嘆,文殊自解問維摩。
犧象薦清廟,余材棄溝中。
二者雖甚遠,殘生其實同。
人當貴其身,豈復論窮通。
寧為原上草,一寸搖春風。
吾孽本自作,此生元有涯。
三江去浩蕩,一櫓任嘔啞。
賣藥村村市,炊粳處處家。
相逢喜亡恙,不敢厭喧嘩。
小槽春夜壓春醪,天與龜堂慰作勞。
喜似系囚聞縱釋,快如苛癢得爬搔。
未陳尊杓心先醉,傍睨江山氣已豪。
久厭膻葷愁下筯,眼明湖上得雙螯。
兄年十七弟始生,弟今白發森千莖。
所期相就畢此世,一尊濁酒得共傾。
往年雖窮猶半菽,兩年糠核苦不足。
書生志欲及天下,貧賤不得收骨肉。
過悲復恐兄意傷,忍涕不覺涕已滂。
早朝霜露戒衣薄,愿書此語歡或忘。
閉門病衰百無用,日望兄歸有余俸。
早從丞相乞湖州,莫待異時思少游。
苔徑彎環入,茅齋取次成。
蔓花緣壁起,閑草上階生。
宿雨松篁色,新晴燕雀聲。
筒泉烹御米,聊共老僧傾。
世俗元非不汝忘,汝歸安取醉為鄉。
藥苗野蔌山家味,柏子松房道室香。
一卷隠書為日課,數聲啼鳥謝年光。
客來莫笑茆茨陋,占盡炎天一味涼。
病齒漂浮短發稀,此身猶墮亂書圍。
邯鄲倦枕晨炊熟,昌谷空囊晚醉歸。
久困厭從人乞貸,力耕頻遇歲兇饑。
行年九十窮彌甚,旅舍燈前自綻衣。
開歲大雪如飛鷗,轉盼已見平簷溝。
村深出門風裂面,況復取醉湖邊樓。
從來春雪不耐久,臥聽點滴無時休。
去年久旱綿千里,犁不入土蝗蟲稠。
今年冬春足膏澤,天意似欲滋農疇。
豈惟養豬大作社,更賣寶劍添耕牛。
??裘桐帽野人裝,又上湖堤步夕陽。
貧甚不為明日計,興來猶作少年狂。
殘樽倒酒無余瀝,幽圃尋梅認暗香。
時有行人嘆頑健,黑絲點破頷間霜。
孤云系不定,野鶴籠難馴。
賣藥句曲秋,沽酒天臺春。
中原幾流血,四海一閑人。
邀月對我影,折花插我巾。
花月成三友,江海為四鄰。
何敢忘吾君,巢由稱外臣。
遺物以貴吾身,棄智以全吾真。
劍外江南,飄然幅巾。
野鶴駕九天之風,澗松傲萬木之春。
或以為跌宕湖海之士,或以為枯槁隴畝之民。
二者之論雖不同,而不我知則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