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三首 其二
蕭然破帽伴枯藤,逢著青山不厭憎。
家似江淮歸業(yè)戶,身如湖嶺罷參僧。
煨柴夜宿寒爐火,洗釜晨敲古澗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徑不須曾。
蕭然破帽伴枯藤,逢著青山不厭憎。
家似江淮歸業(yè)戶,身如湖嶺罷參僧。
煨柴夜宿寒爐火,洗釜晨敲古澗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徑不須曾。
我頭戴破帽,手持枯藤,瀟灑自在。遇到青山,滿心喜愛,毫不厭煩。我的家就像江淮地區(qū)重新開始營生的人家,我自己如同湖嶺一帶不再云游參禪的僧人。夜晚在寒爐旁燒柴住宿,清晨敲開古澗的冰來洗鍋。如果真能在此山中尋得樂趣,那官場的捷徑我也不必再去追求了。
蕭然:瀟灑、自在的樣子。
厭憎:厭惡、嫌棄。
歸業(yè)戶:重新開始從事本業(yè)的人家。
罷參僧:不再云游參禪的僧人。
煨柴:燒柴。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對官場可能已心生厭倦,向往一種寧靜、自在的山野生活。可能是詩人在經(jīng)歷了官場的紛擾后,外出游歷,在山中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野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的不屑。其特點是通過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生活場景描寫,展現(xiàn)出獨特的山野情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體現(xiàn)了詩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精神。
好景分明畫不成,
品題今日仆須更。
路從險處行來穩(wěn),
山到深時望卻平。
花氣暖催春日轉(zhuǎn),
樹聲寒帶朔風鳴。
向來奔走偷閒地,
始覺官曹分外清。
結(jié)茅臨曲岸,祇恐海鷗知。明月空懸榻,芳樽欲待誰。
白云留石枕,紅槿護東籬。大隱歸朝市,君恩豈有涯。
艷舞團金屋,清歌近笛床。相攜云外去,直向酒中藏。
月榭留仙侶,春庭湛露光。詞林有閒客,作賦擬長楊。
有客迷幽徑,披香宿靄霏。山中歸計早,日下故人稀。
海闊星河近,秋深橘柚肥。幾宵煙水夢,猶向帝城飛。
昔日青袍舊,來尋鄭子真。燒丹思卻老,種樹欲藏春。
釣客非輕漢,花源豈避秦。天邊帆影杳,猶有未歸人。
鶯聲蘊藉百勞忙,
取次春愁到草堂。
閑按貝多翻字古,
偶燒波律發(fā)爐香。
柴車蠟屐荒三徑,
詩卷棋枰亂一床。
還憶茂陵吟賦客,
渴來容易耗年光。
盡日攜樽芳樹下,
何須佳醞得途林。
社鼓神鴉,春分前后,七番誰信花風。洗根何處,移植竹溪中。寒意猶籠錦障,蒼煙外、疏雨丁東。憑闌喚,黃金帶子,陪醉白頭翁。
窗空。蕉未綠,黃華紫跗,罨畫玲瓏。看裊枝方莖,柔自成叢。漫把辛夷相混,筆頭上、噴出嫣紅。黃昏后,微云淡月,清影透簾櫳。
荷葉新詞天下工,玉人垂手倚秋風。一聲清唱穿云去,斜日烘簾曲未終。
六月閩溪荔子丹,新秋猶喜薦雕盤。自嗟千里歸程遠,不得繁枝雨后看。
令序當重午,南臺日正中。
玉階鳴瀑水,瑤軫奏薰風。
菖葉浮杯綠,榴花照檻紅。
臨流看競渡,轉(zhuǎn)憶濟川功。
道人作喜每逢場,
一束烏薪發(fā)電光。
便使樽前化紅袖,
不妨笑殺許旌陽。
賜萸同得帝城游,佛閣憑看盡薊丘。
鳷鵲自臨平樂左,芙蓉猶在曲江頭。
群公皂帽尋僧日,三載黃花對客秋。
只為清時終可戀,白云何處不滄洲。
金谷埋香地,瑤臺散彩時。一春無奈雨霏霏。枉卻尋芳蝴蝶、繞叢飛。
流水恩何薄,東風恨怎知。杜鵑啼老剩空枝。怨煞繁華如夢、鳥如癡。
春雨何淅淅
春云更沉沉
程君已隔世
宵夢來相尋
自言身朽心不朽
象外風月皆吾友
從前膠擾海天空
只是泉臺無美酒
斜陽煙柳門前溪
欲別不別重牽衣
寄語淮陰小兒女
我今野鶴同翻飛
名園喜初霽,脩禊踐幽尋。石聳峰巒古,煙生洞壑深。和風吹老貌,春水滌煩襟。忽憶山陰會,遙遙隔古今。
吳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一生惟愛酒,萬語不言貧。依隱常安拙,相交只率真。記從分短袂,又度兩重春。
君來能破悶,雨至更蠲愁。舊識廬山道,長懷鸚鵡洲。相從今十載,一飯未成謀。俱作江西去,君車我具舟。
昔日肩吾上國行,魚龍黑浪自堪驚。我今憔悴西風穩(wěn),卻是江神不世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