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 三 倪處士瓚 園居
長夏新桐洗綠莖,乳鶯歷亂啄朱櫻。
不知微雨遮青嶂,即次流珠濺紫萍。
閒整丹經(jīng)香篆歇,小臨鶴徑碧苔生。
棋枰已斂湘簾捲,稍覺銀鉤掛嶺橫。
長夏新桐洗綠莖,乳鶯歷亂啄朱櫻。
不知微雨遮青嶂,即次流珠濺紫萍。
閒整丹經(jīng)香篆歇,小臨鶴徑碧苔生。
棋枰已斂湘簾捲,稍覺銀鉤掛嶺橫。
漫長夏日里,新桐的綠莖被清洗得格外鮮亮,小黃鶯雜亂地啄食著紅櫻桃。不知什么時候,細雨遮住了青色的山巒,隨即水珠濺落在紫色的浮萍上。悠閑地整理著丹經(jīng),香爐里的香篆已熄滅,在鶴常走的小徑旁,綠色的苔蘚漸漸生長。棋盤已收起來,湘簾也卷了起來,漸漸看到一彎月牙如銀鉤掛在嶺上。
長夏:指夏季。
歷亂:雜亂。
即次:隨即。
丹經(jīng):道教論述煉丹的經(jīng)典。
香篆:香燃燒時所形成的煙縷。
棋枰:棋盤。
銀鉤:比喻彎月。
作者仿昭代諸家體進行創(chuàng)作,此詩模仿倪瓚風格。創(chuàng)作時可能作者處于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通過描繪園居生活來展現(xiàn)一種寧靜淡泊的心境,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較難確切考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園居生活的閑適美好。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清新。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體現(xiàn)了作者對前代詩人風格的模仿與借鑒。
六代興亡貉一丘,
繁華夢逐水東流。
操蛇神向山前笑,
三百年前幾度舟。
官署蕭森吏亦仙,坐來真愜薜蘿緣。
筵開深徑消炎署,山隔春城送晚煙。
鄉(xiāng)味漸償莼鲙思,客懷歡藉竹林賢。
更聞中夜袁郎曲,何異吳江月下船。
復閣重樓向浦開,
秋風明月度江來。
故人故情懷故宴,
相望相思不相見。
春色慣撩人。紫陌紅塵。笑聲花外見如云。無限相思多少夢,引惹芳魂。
從別到如今。意懶情昏。此心黯黯向誰論。不雨不晴天也悶,終日氤氳。
一江秋水碧灣灣。繞青山。玉連環(huán)。簾幕低垂,人在畫圖間。閑抱琵琶尋舊曲,彈未了,意闌珊。
飛鴻數(shù)點拂云端。倚闌看。楚天寒。擬倩東風,吹夢到長安。恰似梨花春帶雨,愁滿眼,淚闌干。
春雨空山長蕨芽,野人風味又新加。
佳賓厚惠方留榻,窮鬼無情戀我家。
名利關(guān)堅能打破,魚樵路熟豈行差。
近來紅紫人爭種,難賣肩頭獨市花。
吾生詎料,也曾經(jīng),親聽諸姨法曲。非月非煙非霧雨,非肉非絲非竹。不易描摹,最難忘記,耿耿縈心目。依稀梁畔,暗塵飛墮千斛。
昨者我渡江來,正沙深月冷,浪花堆簇。饑蜃饞蛟渾不怕,我有聽歌奇福。拍到殘時,人將散處,樂往傷幽獨。重逢難必,岸巾且吸船玉。
新安昔上郡,黃山秀而起。
程氏重黎后,居此古仁里。
異代見孤操,眼中得吾子。
結(jié)茅山之隈,行歌青澗底。
飲泉義固在,饑凍未應(yīng)恥。
千載于陵翁,可以同此理。
孤館凄清睡不成,
宦情羈思雨中生。
買山有愿今將遂,
愧乏涓埃報圣明。
參侍給孤園,皈依得世尊。
雙林一以寂,半偈兩無言。
慧劍宜剸象,禪枝足叩閽。
達人無不可,莫羨隱空門。
可憐景陽山,苕苕百尺樓。
上有明天子,麟鳳戲中州。
蓬戶青燈照夜長,
觀星玩月水云鄉(xiāng)。
候當小雪寒猶淺,
十月初旬始降霜。
酴醾薔薇香最奇,
古人不聞今始知。
世間此輩復何限,
零落深林方足悲。
乘露看花過小園,
海棠明潤轉(zhuǎn)芳鮮。
無人伴我尋詩立,
時有雙雙戲蝶翩。
絕田一徑夾修禾,積綠連林出澗阿。
歷歷岡原無改景,苕苕沙路久遷河。
山圍封樹行楸地,日在衰楊野雀窠。
引領(lǐng)墓門腰腳健,登高吾敢謝蹉跎。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