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珠 其八
可憐景陽山,苕苕百尺樓。
上有明天子,麟鳳戲中州。
可憐景陽山,苕苕百尺樓。
上有明天子,麟鳳戲中州。
可愛的景陽山啊,有那高高百尺的樓閣。上面住著圣明的天子,祥瑞的麟鳳在中原嬉戲。
可憐:可愛。
景陽山:三國魏明帝曹睿所筑,在洛陽。
苕苕:同“迢迢”,高峻的樣子。
明天子:圣明的天子。
麟鳳:麒麟和鳳凰,象征祥瑞。
中州:中原地區。
《孟珠》是南朝樂府民歌,具體創作時間和作者不詳。南朝時期社會相對穩定,人們對和平繁榮的生活有所向往,這類詩歌可能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產生,表達民眾對圣明天子帶來太平盛世的期盼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圣明天子與太平盛世。其突出特點是營造祥瑞意境,語言質樸。在南朝樂府民歌中反映了當時民眾的美好愿望。
大小花含笑,風吹祗半開。幽香如夜合,一朵入窗來。
錦江煙水星橋渡,惜別愁攀江上樹。青青楊柳故鄉遙,渺渺征人大荒去。蘇武匈奴十九年,誰傳書札上林邊。北風胡馬南枝鳥,腸斷當筵蜀國弦。
莫以盲兒丑,亡來亦可傷。征君三尺土,隨意上牛羊。
怪底春來煖太深,忽驚雪片墮層陰。廉纖帶雨初猶薄,散漫隨風遽不禁。光炫峰巒皆玉色,寒侵花木欲灰心。沙陽逐客家何在,擁鼻凄涼但越吟。東君也解惜芳容,故把冰花密密封。索索響寒窗外竹,亭亭戴白嶺頭松。只驚滿眼飄風絮,不覺瀕溪臥玉龍。身在天涯歸未得,澆愁直欲倒千鐘。
北窗向朝鏡,錦帳復斜縈。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散黛隨眉廣,燕脂逐臉生。試將持出眾,定得可憐名。
釋道邪言總是誣,能明斯理即真儒。愚人苦被愚人弄,費盡千金寸福無。
生平多遠意,中歲臥丘園。視舌新談息,低眉舊恨繁。鮫珠翻易淚,豐劍竟何冤。下客曾三刖,中原厭七奔。祇期投薄技,何意觸雕樊。自我違初服,思君阻笑言。似聞鵬激水,幾見鶴乘軒。有用憎膏累,無材悟櫟存。文章徒不朽,榮賤且休論。簡懶放情志,憂來命綠樽。
策蹇成孤往,吟魂逐夜賒。平生猶雪意,消息此梅花。賊起兵為路,身閒客是家。寒云迷去眼,翹首葛山遐。
亂離同向深山住,山暖紅千樹。東家流水入西鄰,常喜兩邊春色得平分。閑行細路青苔地,無計相回避。含情今日折花枝,只恐明年腸斷杏花時。
深院靜。隔葉鳴禽相應。金鴨云寒閑夢醒。轉簾花月影。閑步碧階香徑。亸翠殘紅慵整。明日陰晴猶未定。試教移小艇。
天光敷赤練,煙樹躍金丸。移霧田疇出,銜霜燕雀寒。直涂漸欲盡,思戚豈無端。性本親高古,皆因世俗難。
隔岸山風吹薜蘿,傍溪庭院晚涼多。文禽飛去纖歌起,人在荷花蕩里過。
紫府仙人碧玉車,往來花首日傳書。玄機浩劫皆云篆,葛令新裁錦不如。
客途逢日暮,維舸傍巖西。隔岸燈初起,前灣漁正歸。亂帆驚鳥宿,疏柳間螢飛。遠岫推云出,波涵天四圍。
雁過紙窗寒,月到空階冷。病已不堪愁,夢去人初醒。猶憶少年時,寄跡如萍梗。一幅落梅中,相攜問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