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吾谷小徑登望海墩
危磴回看萬點紅,欲行且止意何窮。
憑高莫定雙眸界,陟險才容一徑通。
海氣蒼茫吞遠岫,雁行離合叫長空。
林間可有蘇門嘯,欲訪幽人到梵宮。
危磴回看萬點紅,欲行且止意何窮。
憑高莫定雙眸界,陟險才容一徑通。
海氣蒼茫吞遠岫,雁行離合叫長空。
林間可有蘇門嘯,欲訪幽人到梵宮。
回頭看那高險的石磴旁萬點紅花,想前行又停下,思緒無窮無盡。登高遠望,目光難以確定邊界,歷經艱險只有一條小徑可以通行。海上霧氣蒼茫,吞沒了遠處的山巒,大雁時聚時散,在長空鳴叫。山林間是否有像蘇門先生那樣的嘯聲呢,我想尋訪隱士而前往那梵宮。
危磴:高險的石磴。
憑高:登高。雙眸界:目光所及的邊界。
陟險:歷經艱險。
遠岫:遠處的山巒。
蘇門嘯:指隱士的嘯詠,典出阮籍在蘇門山遇隱士孫登事。
幽人:隱士。梵宮:佛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登山觀景之時,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平靜,詩人在游覽中寄情山水,尋求精神上的超脫。
這首詩描繪了登山望海的所見所感,主旨在于展現自然之美與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開闊,運用典故增添韻味,在同類寫景抒情詩中有一定特色。
魏公知本姓
秦樓識舊名
鳳從臺上出
龍就匣中生
無波菱自動
不夜月恒明
非唯照佳麗
復得厭山精
一守中山四載馀,
栽成芳樹滿郊衢。
州民如有某棠念,
惜取清陰萬萬株。
屈指中和多日。拂面余寒猶栗。卻睹小階蓂莢,又遇香閨佳夕。結伴停針,倚欄細數花枝,芳信暗通消息。弱線忙收拾。
桃靨吉纈,已是春光一刻。明媚幾時,風和雨輕寒食。散步花前,吹來燕語鶯歌,促入踏青游笈。
百年文物在東吳
畫舫春風憶此都
到手閒官如處士
從頭詩卷又江湖
秋風淅淅將吹雁
渚雨霏霏急下鳧
村里病翁誰見問
莫言筋力尚支吾
天寒鼓柁生悲風,
殘年白頭高浪中。
地經江徼飽焚掠,
夜夜防賊彎長弓。
荒村哀哀寡婦哭,
山田瘦盡無耕農。
男逃女竄迫兵火,
千墟萬落倉箱空。
昨夜少府下爭牒,
軍興無策寬蜚鴻。
新糧舊稅同立限,
入不及格書駑庸。
有司累累罪貶削,
緡錢難鑄山非銅。
朝廷寬大重生息,
群公固合哀愚蒙。
揭竿扶杖盡赤子,
休兵薄斂恩須終。
環坐列胡床,兒曹共此涼。風生桐葉墜,露下稻花香。老幸返初服,窮宜歸故鄉。已無纓可濯,清嘯對滄浪。
浴罷閑無事,悠然寄一床。水風涼醉頰,松月上虛廊。岸久烏紗側,熏馀細葛香。今宵一美睡,何止傲羲皇。
渚宮樓閣已煙消,
沙市笙歌近更饒。
十里楊堤堪走馬,
青樓還學楚妃腰。
曠野平林畫角哀,荒城日落暮潮回。
音書塞下連天遠,鼙鼓漁陽動地來。
顧我采芳陶令宅,幾人仗劍李陵臺。
一從故主蒙塵后,撩亂江山付酒杯。
衲僧頂相,不可近向。
俯而九淵之下,仰而重霄之上。
以法界為疆,以虛空為量。
鬧市里釋提洹因,百草頭俱胝和尚。
屈原廟外千株碧,
高帝祠前萬葉紅。
楚尾吳頭風景在,
片帆不復更西東。
問津到揚子,眼界亦奇哉。
海月潮推上,江天浪拍開。
山浮兩螺髻,舟泛一蝦杯。
十載頻南北,閒吟有此回。
飛行罕同儔,性質好幽處。
點水緩捎花,乘風暫停午。
疑回睛屢移,斂息翅頻舉。
慎爾遇貪夫,求珠瘞當戶。
霜早難為夜,
風高覺易冬。
誰家少年子,
弓馬錦衣重。
此身豈等擲鴻毛,
入水才回萬頃濤。
漫道昭君青冢異,
祗今遺骨鎮空壕。
登臨勝槩自前年,今日經過一悵然。
松下空留燒葉灶,柳邊閒系采菱船。
慵拈禿筆賡遺句,悶對孤琴惜斷弦。
歸去白云深處臥,湖山從此負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