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番竹枝詞 其六
覆額齊眉繞亂莎,不分男女似頭陀。
晚來女伴臨溪浴,一隊鸕鶿蕩綠波。
覆額齊眉繞亂莎,不分男女似頭陀。
晚來女伴臨溪浴,一隊鸕鶿蕩綠波。
頭發覆蓋額頭齊著眉毛,頭上纏繞著雜亂的莎草,分不清是男是女,就像頭陀一樣。傍晚時分,女伴們到溪邊洗澡,好似一隊鸕鶿在綠波中蕩漾。
覆額齊眉:頭發遮住額頭和眉毛。
莎:莎草。
頭陀:指行腳乞食的僧人,這里形容男女發型裝扮類似僧人。
鸕鶿:一種水鳥,善于潛水捕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作者可能在游歷土番地區時,被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以記錄當地的生活場景和人文特色。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土番地區的民俗風情。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獨特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這類竹枝詞豐富了反映少數民族地區生活的文學作品。
貪花自是少年事,
沉酒定嫌醒者非。
顧我疏慵老山野,
卻騎歸馬背斜暉。
簫鼓闐闐洗畫闌,煮泉猶擬鑿冰餐。炎方誰謂無多雪,一夜江城鐵笛寒。
疏竹蕭蒿一徑深,離騷半卷口長吟。乘舟海外多風雨,可有羅江何處尋。
倒捲江濤帶雨飛,萬人精氣一人歸。龍舟爭得行吟者,仿佛云幡又羽旂。
今人令節昔人悲,寒食幾時又五絲。自是時情重懷古,眼前曾否問鴟夷。
颯颯西風旅雁過,
佳期歲月兩蹉跎。
赤簫聲里三更月,
綠酒尊前一曲歌。
別后幾曾通好夢,
見時未許托微波。
沈郎縱不吟詩瘦,
可奈無端《六憶》何?
兩祖門中種陰德,名塞四海世有人。諸兒莫斷詩書種,解有無雙聳搢紳。
人間卿相何足道,胸次詩書要不忘。男兒邂逅起屠釣,何如林下日月長。
湛湛直通龍渡水,
??傍過鹿頭山。
楊岐栗棘蓬,吞著礙喉嚨。
東山鐵馂餡,渾崙苦磝磝。
諸人若要省力,不如參一個平實。
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簟捲清湘寒影皺,香逼蜂須透。花信憶金盤,密約雖遲,傾國還依舊。
玉欄風露端陽后,塵土淹衫袖。幾日費清醪,強欲留春,又怕因春瘦。
隔水星繁,叢蔓露瀼,江上天闊。嫠蟾永夕窺人,可惜木樨難折。闌干倚遍,未信鳥道巉巖,峨嵋還有春前雪。誰唱白銅鞮,雜蘆笙音節。
風發。去波萍梗,殘醉壺觴,夢中催別。鼓打回帆,杜宇千山啼絕。覺來依舊,對影惹起相思,同心合子雙絲結。盼到陌花開,已明年三月。
銅為蚴蟉鱗,
鑄作鱙{魚翏}角。
吐處百里雷,
瀉時千丈壑。
初疑潛苑囿,
忽似拿寥廓。
遂使銅雀臺,
香消野花落。
水咽銅龍漏斷時。金鋪青瑣外、蜿雙垂。疏桐玉露滴階墀。銀床靜,繚繞轆轤絲。
袍褲掃鸞帷。九微花報喜、晚風吹。額黃催卸卻遲遲。珠簾下,猶望月如眉。
韋詩如梅花,暗香生清境。
孤絕淡塵想,幽微具雋永。
花氣洗垢氛,誦詩令人冷。
看花億萬人,真賞在和靖。
誰能解左司,世事甘與屏。
驅除雜念慮,冥默得淵靜。
合之非聲色,分觀如形影。
渾忘詩與花,悠然一笑領。
浮邱佳氣郁蔥蔥,
中有林塘四望通。
野色蒼茫苔徑小,
秋聲搖落玉壺空。
平生吏隱慚金馬,
此日蓬萊想葛翁。
回首羅浮天咫尺,
白云何處托飛鴻。
舊說山陰禊事休。漫書繭紙敘清游。吳門千載更風流。
繞郭煙花連茂苑,滿船絲竹載涼州。一標爭勝錦纏頭。
上帝清明閶闔開,
紛紜抗議上云臺。
啖名豈料皆殷浩,
受祿誰能似介推。
玉斧畫圖分水地,
金滕作冊隱風雷。
治安一策知難上,
只是江湖心未灰。
蒲柳蒼黃變顏色,駒光無那又新秋。
懷人天未縈清夢,戢影山城作臥游。
吊月孤蟲偎蕙泣,驚霜旅雁入關愁。
曉來不忍看金井,梧葉紛紛水面浮。
昨夜蕓香消暑氣,今朝羅袂試涼飆。
平居不患生髀肉,久客曾悲易鬢毛。
數頃碧波香菡萏,一樽紅友醉葡萄。
近來漸覺逃名樂,親與孤松訂久要。
誅茅結屋傍司空,為愛熙湖第一峰。
久住山中馴虎豹,忍來江上看芙蓉。
況多桂樹招人隱,絕少跫音覓路通。
薄海狂瀾正掀涌,敢隨梧葉逐飄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