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云暑五月初見芍藥
簟捲清湘寒影皺,香逼蜂須透。花信憶金盤,密約雖遲,傾國還依舊。
玉欄風露端陽后,塵土淹衫袖。幾日費清醪,強欲留春,又怕因春瘦。
簟捲清湘寒影皺,香逼蜂須透。花信憶金盤,密約雖遲,傾國還依舊。
玉欄風露端陽后,塵土淹衫袖。幾日費清醪,強欲留春,又怕因春瘦。
竹席卷起,似湘江清波泛起寒冽的漣漪,芍藥的香氣濃烈,連蜜蜂的觸須都被浸透。回憶起過去金盤里的花期,約定雖遲,這傾國之姿卻依舊未改。玉欄邊的風露在端午之后,塵土已沾上衣袖。連日來借清酒消愁,想要強留春天,卻又怕因春去而消瘦。
簟(diàn):竹席。
花信:花期,指植物開花的信息。
傾國:形容花極美,原指絕色女子,此處借指芍藥。
端陽: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清醪(láo):清酒,味醇的酒。
強欲:勉強想要。
此詞約作于端陽節后(農歷五月),作者初見芍藥綻放,因花事觸發對時光流轉的感慨。結合“塵土淹衫袖”等句,或隱含作者外出賞景、觸景生情的個人境遇。
全詞以芍藥為線索,由花及人,通過對花期、節令、飲酒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對春逝的矛盾心境。語言清婉含蓄,情感真摯,是一首借花抒懷的小令佳作。
撫今追昔,年少拋人去。夢也忒多情,五溪春,鶯嬌燕嫵。風催雨潤,曲岸柳絲柔,花弄影,蝶交飛,都是銷魂處。黯然分手,忍淚還低語。缺月有圓時,莫相忘朝朝暮暮。橫來浩劫,滄海忽翻瀾,同轉徙,斷知聞,恨入文通賦。
夕陽蕭蕭椰葉陰,桐花小鳳驚悲吟。高堂仙姥夢魂斷,遺簪墮珥愁人心。愁人心,腸斷絕。二郎解綬賦歸來,獨倚空闈淚成血。
三年我作鄢陵客,半載爾為臨潁官。歲月無情空冉冉,風塵不定浩漫漫。愁來白發三千丈,醉倚畫樓十二闌。老去功名已無意,任拋青鏡不須看。
蜀都方著賦,漢闕正求才。借問題橋去,何當擁傳回。
浩浩洋洋望欲迷,風帆無路認東西。一丸地據中央小,萬里天垂四面低。元氣淋漓浮日月,洪波洶涌起鯨鯢。堪嗟秦漢求仙者,幾望蓬萊竟莫躋。
李廣宵分射虎時,巧逢石縫應其宜。漫夸神力歌千古,常理推移便可知。
誰分春色上銀臺,小草梢頭吐燼煤。丹萼擎煙深夜結,朱蕤噴火背陽開。吟窗對酒分詩罷,旅館敲棋待客來。愿得東君膏澤滿,芳心一點不成灰。
雙燕雙飛入我堂,銜泥養雛何太忙。養得雛成卻飛去,雙燕雙飛復如故。東園桃李春萋萋,日華烘露生紫霓。一朝實熟付人采,葉枯枝折空成蹊。
青山之青無可名,有山以來無比青。白云之白白如羽,倏忽變化騰青冥。我本青山人,結廬白云間。白云長往來,青山淡無言。朝同白云出,暮共白云還。白云一旦舍我去,惟有青山相對間。人言白云好,我愛青山佳。青山何所有,細水泛桃花。白云何所之,金銀宮闕天之涯。浮沈異世如塵泥,我思白云云不思。灑掃青山石,高歌白云詩。黃塵吹空暗江海,我但醉眠聞鼓鼙。愿隨長風一息九千里,喚取白云還故廬。青山青山堪采芝,白云白云胡不歸。商家霖雨久寂寞,臥龍不起疇其依。瑤姬老矣高臺非,云兮云兮知不知。浮云萬變果何益,不如深山抱石而幽棲。噫嗟歸來兮,帝鄉須好不可以久居。
百壯艾能已疾,一杯酒便生春。熟睡覺時意思,罷勞歇后精神。
試步庭中雨跡晴,籬花黃白似相迎。病腰徙倚秋分瘦,老眼朦朧晚借明。南國金夫空倚富,東家玉女自含貞。一年一度期追慰,今怪山杯欠此情。
衙散到家無與適,領客壺觴以終日。何生忽從湖州來,當筵不語惟長揖。古貌存心行孝道,袖出舊書三兩帙。進言售此備甘旨,有母行年將八十。吾聞此語為太息,傷哉貧乎乏朝夕!龍蛇蟄藏天地閉,宜爾之賢身不立。莫說家無田可耕,縱有田耕那得食?不如歸棹湖州船,有魚可釣鳧可弋。君不見賣刀與賣戟,朝持出門暮得直。文章本是太平具,以此干人復何益?軍人或有錫類人,傾產酬書吾可必。
扁舟夜泊蓼花叢,曉掛風帆苕水東。擬辦蓋頭茅一把,十年湖海浪飄蓬。
自甘窮處更何疑,坎止流行信所之。不學昌黎驅五鬼,肯隨子厚罵三尸。堂堂白發欺人出,耿耿青燈獨己知。細嚼黃花香滿齒,清風千古一東籬。
萬丈虹霓絡紫煙,笙歌清沸雨馀天。滿庭芳草翠如積,一洞碧桃明欲然。流水引來梅塢底,春風吹到酒壚邊。散花喚起毗邪夢,從此無心號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