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一一七
姬姜古妝不如市,
趙女輕盈躡銳屐。
侯王宗廟求元妃,
徽音豈在纖厥趾?
姬姜古妝不如市,
趙女輕盈躡銳屐。
侯王宗廟求元妃,
徽音豈在纖厥趾?
古代姬姜那樣的傳統妝容比不上現在市井女子的打扮,趙國女子身姿輕盈穿著尖頭皮鞋。侯王在宗廟中挑選嫡妻,美好的聲譽難道取決于腳的大小嗎?
姬姜:相傳黃帝姓姬,炎帝姓姜,春秋時,姬、姜常為貴族大姓,后用作婦女美稱。
市:市井。
趙女:指趙國的美女。
躡:穿。銳屐:尖頭鞋。
元妃:諸侯的嫡妻。
徽音:美譽。纖厥趾:使腳變小,這里暗指裹腳。
龔自珍生活在晚清時期,社會風氣存在諸多弊病。此詩創作于己亥年,詩人可能是看到當時社會上一些只重外表、不重內在的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當時社會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視內在品德的風氣。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以形象的描寫表達深刻的思想。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龔自珍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夜樹風韻清,天河云彩輕。
故苑多露草,隔城聞鶴鳴。
搖落從此始,別離含遠情。
聞君當是夕,倚瑟吟商聲。
外物豈不足,中懷向誰傾。
秋來念歸去,同聽嵩陽笙。
視事畫屏中,自稱三癖翁。
管弦泛春渚,旌斾拂晴虹。
酒對青山月,琴韻白蘋風。
會書團扇上,知君文字工。
幾年丹霄上,出入金華省。暫別萬年枝,看花桂陽嶺。
南方足奇樹,公府成佳境。綠陰交廣除,明艷透蕭屏。
雨余人吏散,燕語簾櫳靜。懿此含曉芳,翛然忘簿領。
紫茸垂組縷,金[縷]攢鋒颕。露溽暗傳香,風輕徐就影。
苒弱多意思,從容占光景。得地在侯家,移根近仙井。
開尊好凝睇,倚瑟仍回頸。游蜂駐彩冠,舞鶴迷煙頂。
興生紅藥后,愛與甘棠并。不學夭桃姿,浮榮在俄頃。
何處深春好,春深少婦家。
能偷新禁曲,自剪入時花。
追逐同游伴,平章貴價車。
從來不墮馬,故譴髻鬟斜。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
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內誨于家,外刑于邦。
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皇曰來歸,汝復相予。
爵之成國,胙以夏區。
度拜稽首,天子圣神。
度拜稽首,皇祐下人。
禪客學禪兼學文,出山初似無心云。
從風卷舒來何處,繚繞巴山不得去。
山州古寺好閑居,讀盡龍王宮里書。
使君灘頭揀石硯,白帝城邊尋野蔬。
忽然登高心瞥起,又欲浮杯信流水。
煙波浩淼魚鳥情,東去三千三百里。
荊門峽斷無盤渦,湘平漢闊清光多。
廬山霧開見瀑布,江西月凈聞漁歌。
鐘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高齋獅子吼。
汝南晨雞喔喔鳴,城頭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憶舊事,相與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辭,官軍入城人不知。
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
無能常閉閣,偶以靜見名。
奇姿來遠山,忽似人家生。
勁色不改舊,芳心與誰榮。
喧卑豈所安,任物非我情。
清韻動竽瑟,諧此風中聲。
少年為別日,隋宮楊柳陰。
白首相逢處,巴江煙浪深。
使星上三蜀,春雨霑衣襟。
王程促速意,夜語殷勤心。
卻歸天上去,遺我云間音。
芳幄覆云屏,石奩開碧鏡。
支流日飛灑,深處自疑瑩。
潛去不見跡,清音常滿聽。
有時病朝酲,來此心神醒。
何處深春好,春深幼女家。
雙鬟梳頂髻,兩面繡帬花。
妝壞頻臨鏡,身輕不占車。
秋千爭次第,牽拽彩繩斜。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
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疇允大邦,俾惠我人。
于廟告功,以顧萬方。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
宜廟宜郊,以告德音。
歸牛休馬,豐稼于埜。
我武惟皇,永保無疆。
九衢車馬渾渾流,使臣來獻淮西囚。
四夷聞風失匕筯,天子受賀登高樓。
妖童擢髪不足數,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峰無火楚澤閑,夜行不鎖穆陵關。
策勛禮畢天下泰,猛士按劒看恒山。